远亲胜近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o2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关系中,心理距离无处不在。人际间越亲密,心理距离就越近;空间距离越远,我们感受到心理距离就越远。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 CLT)认为,人们与客体的心理距离感决定其心理表征的抽象程度(即解释水平),影响个体的判断与行为决策。心理距离的四个维度: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和假设性都可能影响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行为。然而,以往的研究表明,心理距离和行为的关系有不一致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心理距离近,个体有更多的利他,人们通常不愿意帮助那些与他们社会距离较远的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心理距离远也会有更多的利他。由于社会规范和社会赞许性的压力,在远的未来时间距离条件下,个体更愿意参与道德利他。由此可见,相同的心理距离水平,在不同的维度上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为了探寻心理距离的两个维度——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人们利他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别探讨了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和利他行为的关系。然后进一步考察了个体在不同心理距离水平下的利他行为差异,个体对哪一种心理距离更敏感。考虑到个体的行为受价值观的影响,研究三中加入社会价值取向这一变量,探讨不同价值取向的个体受心理距离的影响,亲社会者和亲个人者对心理距离的敏感度差异。在面对不同心理距离的求助者时,个体利他行为是否存在“远亲胜近邻”现象。本研究的被试均为在校大学生,在因变量测量上采用了利克特等级评价和独裁者博弈的数额分配的方法。综合三个研究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心理距离近,个体利他行为更多:个体会对空间距离近的人有更多的利他;个体会对社会距离近的人有更多的利他。(2)个体对社会距离更敏感。相比空间距离,求助者的社会距离更可能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3)相比亲社会者,求助者的空间距离对亲个人者的利他行为影响更大。(4)无论亲社会者还是亲个人者,都是对空间距离近社会距离近(同地朋友)的资助大于对空间距离远社会距离远(异地同学)的资助。(5)个体对异地朋友的帮助大于同地同学的,存在“远亲胜近邻”现象。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公安机关作为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必然充当着改革的"排头兵"。另一方面,公安机关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近年来已经进入深水区,这一改革对于整个
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调研法、问卷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能力进行全面解读,提出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能力的相关策略。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旨在加快推动生态红线制度落地。海洋作为蓝色国土空间,是实施生态红线管理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教学效果的优劣,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法,而情景教学法是教好外语最好方法之一。本文以情景教学法理论为支撑,探讨了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庞大的微生态系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中药可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也逐渐被阐释。该文通过归纳总结近
随着西部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衰退和变迁问题日益突显.文章就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从保护的意义、对象、主体及动力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是目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对民族旅游进行保护性开发,实现既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同时又使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通篇贯穿了"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选择游戏。教
目的探讨不同时点家兔脑胶质细胞和皮层神经元对不同温度体外循环的反应。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雌雄不拘,体重(2.2±0.5)kg,随机分成3组(n=10),常温组(A组,维持CPB温度36
采用带能谱的透射电镜(TEM-EDX)分析煤矿区城市大气PM10的类型和成分,并重点分析矿物颗粒的酸化机理及其在大气化学中的作用.结果表明:PM10主要包括矿物颗粒、烟尘集合体、燃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