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淋巴结清扫术对不同TNM分期肾癌患者术后的生存影响,为肾癌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207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收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是否伴有其它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手术方式、肿瘤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Fuhrman分级、病理类型、术中出血量、是否切除同侧肾上腺、术后并发症等。在所有纳入研究病例中按年龄、性别、Fuhrman分级、病理类型等因素分组。再根据TNM分期和临床分期,将病例分为局限性肾癌(T1N0M0、T2N0M0)、局部进展性肾癌(T1-2N1M0、T3N0-1M0)、转移性肾癌(T4N0-1M0、T1-4N0-1M1)三个期。在各期肾癌中按术中淋巴结清扫的程度范围不同,分为肾癌切除组、肾癌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组和肾癌切除+扩大淋巴结清扫组。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上述资料对患者远期生存时间、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提示在局部进展性肾癌中淋巴结清扫术是影响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的因素,而在局限性和转移性肾癌中淋巴结清扫术则不是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的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Fuhrman分级、病理类型、年龄、肿瘤大小是影响肾癌预后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的因素。将以上Kaplan-Meier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Fuhrman分级、病理类型、年龄、淋巴结清扫方式(局部进展性肾癌)等因素是影响肾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和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淋巴结清扫术对局限性肾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和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局限性肾癌患者建议只在影像学资料发现淋巴结肿大异常或术中发现淋巴结明显肿大的情况下行淋巴结清扫术。2、淋巴结清扫术对局部进展性肾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生存率上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局部进展性肾癌中,肾癌切除+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组的总体生存时间与生存率显著优于肾癌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组及单纯肾癌切除术组。对局部进展性肾癌患者推荐行肾癌切除+扩大淋巴结清扫术。3、本项研究中淋巴结清扫术对转移性肾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和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目前其它的一些研究结论相左,可能是因为病人本身身体素质和样本量大小的不同而造成观察结果有所差异。综合相关资料后认为:对于预期寿命长、体能状态良好、低危险因素的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术可能存在更好的生存优势。4、TNM分期、Fuhrman分级、病理类型、年龄、淋巴结清扫术式(局部进展性肾癌)等因素是影响肾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和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