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苦口服液的研制及其抗肝纤维化药效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ter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各种肝病所致的肝纤维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研究开发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特别是中药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结合古今临床实践,筛选出能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提取活性成分将之组合成方,然后进行实验研究及临床试验的方法,是研究开发中药新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笔者考察了大量的中医古代文献、现代研究文献及国内外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筛选出甘草、苦参两味中药。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有效成分为苦参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二者皆有保肝、抗炎,抗病毒等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临床资料显示,甘草甜素联合苦参碱静脉滴注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良好。但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静脉滴注,患者顺应性差。因此笔者选择研究甘草甜素和苦参碱联合口服给药治疗肝纤维化,将二者有效活性成分组合成方,命名为甘苦口服液。为了研究甘苦口服液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效果,本课题首先对两者的配伍进行筛选,选择出最佳配比,制备成口服液。进行HPLC测定甘苦口服液中甘草酸铵和苦参碱的含量进行方法学考察,确定检测条件;对甘苦口服液的稳定性进行考察,观察其各种环境下外观、PH值、相对密度和含量的改变;采用急毒试验考察甘苦口服液的安全性。最后,对甘苦口服液进行抗肝纤维化的药理效应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为以后的临床试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1.采用四氯化碳(CCl4)、硫代乙酰胺(TAA)和异体猪血清三种方式,对SD大鼠腹腔注射给药,模拟肝纤维化模型。并对这三种动物模型的血清ALT, AST,HA和肝匀浆SOD和MDA检测,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分别观察肝组织的损伤程度和胶原增生的情况等进行比较。2.运用TA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均匀设计法(二因素五水平)分组实验,并设有正常组,模型组,以大鼠肝组织Hyp含量作为检测指标,经均匀设计软件3.0处理分析得最佳处方;运用相同方法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最佳处方组,通过观察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大鼠血清HA, ALT, AST, ALB含量以及肝组织纤维化变化,对于最佳处方的疗效进行比较和验证实验。找到最佳处方后,按照最佳处方制备成甘苦口服液。3.建立HPLC法测定甘苦口服液的含量,进行方法学考察。稳定性实验法,按各法分别检测样品的澄明度,PH值,相对密度等,并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中甘草甜素和苦参碱含量。4.以预实验结果,在最大剂量840mg/kg,最小剂量141.3mg/kg之间,设置6组,每组10只小鼠,一次性灌胃后观察14天,记录实验结果。解剖观察死亡小鼠的心、肝、肾和脑等主要器官,做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采用Bli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robit回归计算甘苦口服液对小鼠的LD50。5.大鼠设正常组,模型组,以苦参碱计,甘苦口服液高(140mg/kg),中(70mg/kg),低(35mg/kg)剂量组,中剂量(70mg/kg)预防组,阳性对照美能(70mg/kg)组。除正常组外,其他按模型制备方法腹腔注射TAA,中剂量预防组同时给予合剂,四周后模型组与正常组生理盐水灌胃,其他五组分别给药。第八周末次给药后,禁食,第二天麻醉大鼠,腹主动脉采血,取血清,并取肝脏,做以下检测项:1)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ALT、AST、ALB、G。2)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3)细胞因子:TNF-α、TGF-β1、IL-13。4)新鲜肝组织匀浆MDA、SOD、Hyp。5)HE染色,Masson胶原染色。6)Ⅰ型、Ⅲ型胶原蛋白、a-SMA、TIMP-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缺失值的处理:剔除分析所涉及变量中带缺失值的观察单位。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随机设计的多样本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多重比较方法,选择LSD和SNK法;方差不齐时选择近似F检验Welch法,多重比较方法选择Dunnett’sT3法。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比较各组的增重差异采用协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多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 test),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均匀设计采用均匀设计软件3.0处理数据,对各组Hyp含量进行回归分析,获得回归方程,得出理论上的最佳处方。急毒试验采用Bli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robit回归计算甘苦口服液对小鼠LD50。结果1.空白组在造模期间无大鼠死亡,CCL4组在第4,8周各死亡1只。TAA组在第7周时死亡1只,猪血清组在第2周时死亡1只。CCL4组、TAA组、猪血清组与空白组相比增重有显著差异(P均为0.000),猪血清组与CCL4组、TAA组相比增重有显著差异(P均为0.000)。ALT值CCL4组、TAA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P=0.000)。AST值各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均为0.000)。HA值各组与空白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均为0.000),各组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MDA值CCL4组、TAA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均为0.000)。SOD值CCL4组、TAA组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5,P=0.000)。各组病理学观察空白组肝细胞正常无病变。CCl4组、TAA组、猪血清组肝细胞病变明显,程度依次为CCl4组>TAA组>猪血清组。CCl4组的SSS计分高于TAA组(P=0.000),而TAA组的SSS计分高于猪血清组(P=0.001)。2.处方筛选结果显示,经均匀设计3.0软件逐步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Y=456-0.575X1-0.02X12×X2,复相关系数R=0.9986,决定系数R2=0.9971,最佳配比为苦参碱和甘草甜素均为70mg/kg。验证实验结果,HE染色镜下观察模型组肝细胞病变明显,大量假小叶形成;秋水仙碱组与优化处方组肝细胞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基本完整,汇管区有少量显微组织增生,也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但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二者相比无明显差异。Hyp、HA含量给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ALB,ALT, AST值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5)。根据均匀设计与药效学再验证结果制备甘苦口服液为淡黄色澄清液体,味甜,微涩。25℃时PH值为7.2,相对密度1.005。3.建立了HPLC法测定甘苦口服液中的甘草甜素和苦参碱含量。甘草甜素色谱条件:色谱柱:DIKMA, Diamonsil5u C18色谱柱(250x4.6m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45:55(PH=3)流速:1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iun。苦参碱色谱条件:色谱柱:DIKMA, Diamonsil5u C18色谱柱(250x4.6m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PH至8)=35:65,流速:lml/min,紫外检测波长220nm。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关系,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均良好。稳定性试验结果,在强光照射,高温条件下其有关物质有变化,PH值和相对密度均有改变,含量也降低,但外观无变化。低温条件下有结晶析出,恢复正常温度又可重新变澄清。其他性状和内在质量等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4.根据Bliss法计算,得到回归方程y(Probit)=-5.3694+4.2167Log(D)。半数致死量LD50=287.84mg/kg, LD50(Feiller校正)95%的可信限=224.08--360.08mg/kg, LD5=117.23mg/kg, LD95=706.72mg/kg。大体解剖观察结果显示肝脏有淡黄色随浓度加大而加深,其他心、肝、和肾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心脏心肌间质血管充(淤)血,心肌细胞轻度萎缩、变性,心肌细胞间可见脂肪侵润。脑组织神经元紊乱,有神经细胞退变现象。少数神经细胞出现固缩,提示神经系统有退行性变。5.甘苦口服液抗肝纤维化药效学研究结果:ALT、AST、G、MDA、Hyp值甘苦口服液各组、美能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差异(P<0.01或P<0.05),ALB、 HA、TGF-β1值除低剂量组(35mg/kg)外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差异(P<0.01或P<0.05)。LN值、PC-Ⅲ值甘苦口服液各组、美能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1或P<0.05)。TNF-α、IL-13、SOD值除高剂量组(140mg/kg)外与模型组比较均有差异(P<0.01或P<0.05)。HE染色、Masson染色结果低剂量组(35mg/kg)同模型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高剂量组(140mg/kg)同模型组相比,肝细胞坏死程度有所减轻。中剂量组(70mg/kg)、中剂量预防组(70mg/kg)、美能组同模型组相比,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减轻,三组差异不算明显。SSS评分中剂量组(70mg/kg)、中剂量预防组(70mg/kg)、美能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P<0.01或P<0.05)。肝纤维化分期比较,甘苦口服液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有差异(P<0.05)。Ⅰ型、Ⅲ型胶原阳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弱于模型组(P<0.01),α-SMA、TIMP-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1. CCl4、TAA、猪血清三种方法均可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的特征为胶原纤维间隔纤细,缺乏明显的炎症反应和显著的肝细胞损伤,效果差于其他两个实验组。CCl4组大鼠在诱导期间一般情况差,且并发症较其他组大鼠多。TAA成功地诱导出肝纤维化模型,其腹腔注射更易于控制大鼠的摄入量,组内差异小,组间差异较易于量化控制,重复性较好。利用TAA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是比较理想的实验肝纤维化模型制备方法,值得笔者在接下来的实验中采用。2.均匀设计软件处理得到最佳配比为苦参碱和甘草甜素均为70mg/kg。药效学再验证,病理学观察显示均匀设计法筛选出的最佳处方能明显改善TAA造模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修复受损的肝细胞,能显著降低TAA造模大鼠的HA,Hyp含量,能显著改变TAA造模大鼠的血清ALB, ALT, AST值。3.本实验采用的HPLC法测定甘草酸铵和苦参碱的方法适合甘苦口服液中甘草酸铵和苦参碱的含量测定以及药物代谢实验血药浓度的测定。回收率实验的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性较好,精密度实验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稳定性较好,符合定量测定要求。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3批样品在一年内性状稳定,pH值及相对密度都在合格范围内,样品中甘草甜素和苦参碱含量在一年内均比较稳定,因此可认为甘苦口服液剂的质量在一年内是稳定可靠的。4.解剖观察结果显示肝脏有淡黄色随浓度加大而加深,可能是由于肝脏血流量大,肝脏中浓度比较好,其他脏器因本身组织颜色较深,也没有肝脏中血液丰富,所以直观上没有肝脏明显。甘苦口服液的毒性主要来自于苦参碱,急毒试验结果初步判断甘苦口服液可能通过影响小鼠神经系统和心脏导致死亡。能使小鼠神经系统发生退行性变,表明神经系统是其毒性靶器官;心脏血管充血和细胞有病变,表明其导致小鼠死亡的原因还可能是心肌充血。提示临床应用时要特别注意其毒性。本研究检测甘苦口服液小鼠口服灌胃给药LD50为287.84mg/kg,95%可信区间为(224.08~360.08)mg/kg,为甘苦口服液临床实验用药范围提供了参考。5.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甘苦口服液各组能降低TAA造模大鼠血清ALT,AST, G, HA, LN, PC-Ⅲ值,升高ALB值,中剂量和中剂量预防组(70mg/kg)效果更好,提示甘苦口服液抗肝纤维化机制可能是调节血清中的ALT, AST, G, HA, LN, PC-Ⅲ值。细胞因子的结果显示甘苦口服液各组能降低TAA造模大鼠TNF-α、IL-13、TGF-β1,提示其抗肝纤维化机制还可能是调节这些细胞因子。甘苦口服液各组能降低TAA造模大鼠肝匀浆中Hyp, MDA值,升高SOD值,中剂量预防组(70mg/kg)效果最好,提示其抗肝纤维化机制还包括调节Hyp,MDA值,SOD值。HE染色、Masson染色结果、SSS评分与肝纤维化分期比较,甘苦口服液各剂量组均与模型组有差异,提示中剂量组(70mg/kg)抗肝纤维化效果最好。Ⅰ型、Ⅲ型胶原、α-SMA、TIMP-1阳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甘苦口服液各组明显降低,表明其能减少纤维胶原的合成从而抗肝纤维化。
其他文献
文学为什么在所有的人类文化群体中存在?文学是怎样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的,这种功能是什么?西方现代性的知识体系虽建构出文学的独立学科,形成贵族化的文学经典尺度和以书写
滇黔桂边民族地区重大水资源开发对移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土地资源匮乏、生产开发不足、移民收入来源减少,但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与引导下,库区生产生活得到了较好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展与实现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用电质量的必由之路。配电自动化的实时数据、故障处理判据、开关设备运行状况等信
本文简要阐述了射频识别技术基础概念、组成原理、技术特点及在国内外发展概况。介绍了将此技术用于下花园发电厂燃料管理的背景、必要性、工作流程、优缺点及取得的实际效果
文章从神话概念的反思入手,论述神话和信仰在发生学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提示更新现代中国学术中的神话观,使之从民间文学的狭小范围中释放出来,还原为文明发生的原型编码及体现
文学人类学的核心问题是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的复杂关系。本文提出的N级编码理论,兼顾无文字时代的文化大传统与有文字时代的小传统,从文化表述的讨论,引入文化编码的讨论,以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培美曲塞500 mg/m2静滴,第1天;奥沙利铂120 mg/m2静滴,第
以多重证据法发掘神话背后的历史信息,探考西王母神话中两大要素与华夏史前文化大传统的渊源关系,即女神崇拜和美玉崇拜(拜物教),还原欧亚大陆史前"女神文明"大背景,解析夏商
对从事多年摔跤运动员进行专项损伤的问卷调查,其调查数据经统计、分析,说明摔跤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导致的耳血肿(菜花耳)发病率占调查人数的62%,关节损伤的发病率占47%。提示应引起专
甲骨文金文作为二重证据,提示着汉字"國"的造字本义指由武器戈守护城池。史前大传统提供的四重证据表明:龙山文化时代古城与玉戈同在的唯一遗址是神木县石峁遗址。在距今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