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水系与水工建筑物规画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uan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大都水系规画前超金代,后启明清,元初三十年是北京历史上水系规画最为成功的一段时期,其先进的治水、理水技术堪为一代之典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水系对元大都选址、城市格局的影响与元大都引水系统、排水系统几个方面分析元大都水系规画的得失。由于现今对于元大都水系规画的研究往往集中于漕运仓储、水系流经路线及其对城市格局的影响等方面,且明清两代水工建筑物的研究较为丰富,相较而言其他朝代水工建筑物则多以发掘性研究为主,缺少系统的总结分析,所以本文选择从工程技术角度进一步审视元大都水系规画,选取以水坝、水闸、水关为代表的水工建筑物为研究对象,以期构成水工建筑物、河道、水系即点、线、面的三维关系。但是由于元代水工建筑遗存相对较少,大都城附近的更是寥寥无几,所幸水工建筑物相对于我国传统木构建筑其因地域、时代、风俗的不同变化相对较小,加之元代水工建筑物前承宋制,后启明清,所以本文的论述范围不局限于有元一代,也不局限于元大都一域,而是通过分析比较宋、元、明、清不同朝代水工建筑物的规制,来把握元代水工建筑的形制特点,并探讨元代水工建筑在水工建筑物演变进程中的历史作用与地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论文对于水关中“水关城门”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论文通过对“水关城门”拱券跨度、水关通高、门闸形制及起降装置、门楼形制等方面的研究,添补了宋《营造法式》卷輂水窗部分细节上的空白,并提出了大胆的推论即宋元时期拱券式“水关城门”的出现是木制“过梁式”城门向砖石“拱券式”城门转变的直接原因。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并映射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新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住”作为城市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空间载体即城市住宅也正经历着前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空间科学、遥感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于一体,可以为电信、交通、土地管理、城市规
本文对新形式电影的产生和发展及新形式电影院的声学设计要求、技术设备特点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从电影诞生的那天起,电影技术工作者就在不断地致力于开创新的
国内城市设计在最近二十多年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设计人员在学习和探索中,进行了大量的城市设计实践,其中也包括不少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城市道路作为连接城市各功能区的纽
大型体育馆是举行大型比赛与文艺演出等活动的场所。体育馆做比赛使用时以语言声为主。随着体育馆的功能多元化以及体育馆每座容积的增大,如何在大型体育馆长混响环境中确保语
传统岭南园林历史悠久,具有精巧秀丽、兼容并蓄和古朴淳厚的地方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岭南造园艺术在不断地进步。在继承了传统岭南造园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将本土的文化特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面临日益突出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状况不断恶化,建成区域无序蔓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显著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