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比较优势与中国服务贸易升级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d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在一国的经济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已日益成为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战略替代的工具。西方经济学家对于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还是借助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特别是比较优势理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以静态的方式研究一国某一部门在国际贸易中是否具有竞争力,很少从理论上研究一国如何改变其某一部门的比较优势,即静态比较优势理论不能随时间演进。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的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贸易部门具有比较优势,而发达国家在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贸易部门具有比较优势。本文将动态模型引入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分析中,研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与内生技术进步、技术外溢的联系,从而探寻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升级的途径。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动态模型。首先,不考虑技术外溢的发展中国家按照初始的静态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如在技术含量低的部门进行专业化生产),就有可能永久性地陷入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的锁定状态。初始的技术条件决定的静态比较优势通过部门干中学而获得了动态的比较优势,从而导致自我增强机制的出现。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低技术服务部门拥有比较优势,因此自我增强机制和锁定效应意味着它们将难以改变目前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状况。其次,运用存在技术外溢和模仿的动态模型分析消除这种锁定效应的可能性。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既取决于发达国际的技术外溢,还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对先进技术的模仿效率。两者共同推进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其中模仿效率还会受到该国人力资本的影响。第三章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并对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对比分析。第四章在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服务贸易模仿效率(人力资本)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以及我国服务贸易人力资本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分别从服务业FDI在中国的技术外溢效应和FDI技术外溢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服务贸易技术外溢。最后,用中国高技术服务贸易部门的出口,对外国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做二元回归,结果表明检验技术模仿和技术外溢对我国高技术服务贸易部门比较优势有显著的正效应。第五章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中国服务贸易升级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近几年志愿服务在中国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一连几个大型社会活动中突显出来,这些国际性盛会的成功举办,都使志愿者这个特殊的群体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志愿服务的精神和意
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企业的联盟和服务的中介,在经济和公共管理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政府职能的下放,行业协会有了一展身手
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一样,是供应链程序的一部分。但逆向物流又与正向物流有着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起始点和成本上,研究逆向物流成本核算十分复杂,并且其可控制性较弱。商业
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特别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国际贸易尤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伴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逐渐完善,服务贸易自由化也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网民对电子商务了解程度的增加,在我国,网上购物不论在渗透率方面或是网上消费额方面都保持着巨大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的态势为互联网未来应用的发展
“满意”和“满足”是汉语中的一组同义词,对于二者的区分有利于从更深层次上认识他们之间的差异。目前的工具书上对二者的区分不够清楚,而前人对二者的区别研究基本上停留在
作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有效结合体,加工贸易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也是当前我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它的发展一是得益于优越的区域发展政策和产业扶
我国加入WTO已经七年,国际贸易摩擦呈现出高发态势,随着关税等贸易壁垒日益消减,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采用隐蔽性强、透明度低、不易监督和预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对国际贸
上海实验电炉厂生产的SX-12-16型1600℃高温箱式电阻炉所用的加热元件是硅钼棒(见图1),其规格为300×180×6×40mm,呈“U”型,每台炉装12支.硅钼棒冷端伸进异形耐火砖两孔内,
《白鹿原》作为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代表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收获。在其问世之后,出现了大量的与之相关的文学阐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