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荔枝产业成熟期短,各产区鲜果上市期持续一个半月左右,导致中国荔枝产业供给结构矛盾突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加之品种结构不合理,加剧荔枝供给结构问题,严重制约荔枝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调节品种结构与均衡产期分布成为当务之急。推广高接换种技术是解决荔枝产业品种结构问题的最佳途径。相比于引种、选种与杂交育种等品种调控技术,高接换种技术具有节约资源、技术成本低等优点,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因此,实证研究高接换种技术经济效益与荔枝种植户采用高接换种技术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与农户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计量检验法对荔枝高接换种技术经济效益与技术采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追踪调查广东茂名市信宜县级市徐启志果园与阳江市阳西县华翔果场采用高接换种技术的经济效益,在正常生产年景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两个果园的平均单产、销售收入、销售价格均明显提高,产值成本率下降,成本利润率增长,整体生产经营效率上升。(2)不同地区荔枝种植户以及同一地区高接换种技术采用户与未采用户之间户主特征、稀缺要素、市场需求、信息获取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荔枝种植户自身特征、稀缺要素、市场需求及信息获取、地区差异对高接换种技术采用行为产生影响,其中荔枝生产年限、土地成本、销售价格、技术实施成本对荔枝种植户采用高接换种技术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针对高接换种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完善荔枝市场价格信息平台、推进新品种引进与推广工作、设立技术采用补贴机制、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合理调整产区品种结构、科学规划产区熟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