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课程观的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反思与重构——以H大学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kul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是创新的重要形式,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担负着培养创业人才的重任。然而,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一方面不适应创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研究生扩招使研究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阻碍了其人生价值的实现。所以针对研究生实施创业教育很有必要,其目标在于激发研究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课程在创业教育中居核心地位,可以促进研究生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现有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采取措施进行课程重构。  本论文以H大学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研究法获取实证资料,结合实践课程观以及研究生对课程的评价对已有课程进行反思,发现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存在隐性课程开发不足、缺乏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理论课程的创业讲座宣传不到位、讲座内容不能满足研究生需求、讲座反馈力度不足、未来企业家训练营的课程开设次数不足以及活动课程宣传不够、相关创业社团自身存在缺陷、创业实践活动惠及面窄等问题。  结合对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反思、研究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现状,研究生自身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的特点,以及成功创业者的建议,在实践课程观的框架下,重构了金字塔形的“研究生创业教育体系与课程支持系统”,同时对课程进行了具体分析,主要包括隐性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课程模块。隐性课程针对全体研究生,旨在激发研究生的创业意识,通过校园自由学习环境的创设及创业文化的营造,以及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理念的形式来完成;理论课程主要面向具有创业意识的研究生,旨在丰富研究生的创业知识,包括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自学创业知识、创业讲座巩固知识、训练营高级课程、创业团队导师指导等不同的教学形式;实践课程包括活动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面向具有创业意识的研究生,旨在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主要是打造三类创业社团,明确各自职能,举办各类活动,给研究生提供参观企业、创业企业见习与实习的机会。最后,从加强研究生创业教育管理、优化研究生创业教育师资结构、建立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三方面提出了研究生创业教育课程的保障措施。
其他文献
“通识教育”是2016年高教界的热门的词汇之一。我国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正在走向共识。大学已通过多种形式普遍实行了通识教育,但通识教育在国内大学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在课程实
教学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其理论包括多个方面,如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等。教学设计是这些是理论与具体学科的整合。教学设计理论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构
战略是一种具有长远性、规律性和全面性的谋划.它源于军事,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战略的概念已延伸到军事以外的各个领域,成为了各行业克敌制胜的法宝.竞技体育是具有很大社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后现代教育理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针对后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已经在世界各国开展起来.该文正是在这种趋势之下,选择了后现代教育中的学校课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