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金同时具备货币属性、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金融领域,黄金是独一无二的无需政府保障而自身具备信用的特殊商品;在商品领域,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黄金是一种资源消耗性的非耗竭性产品。中国的黄金产量已于2007年超过南非成为全球第一大黄金生产国,并蝉联七年。中国的黄金消费量于2013年超过印度成为全球第一大黄金消费国。中国未来黄金的供需变化都会对全球黄金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未来中国黄金的供需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发展战略。本文首次对黄金消费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经研究得出人均GDP与人均黄金制造业消费量、黄金制造业消费强度均呈“倒U”形消费轨迹;人均黄金制造业消费量与人均国民收入密切相关;随着GNI的增长,单位GNI黄金制造业消费量逐渐下降。基于黄金的消费规律,应用多种方法预测了未来中国的黄金需求。首先,选取灰色模型预测对中国的黄金部门消费进行预测;然后将若干个典型黄金消费国家的黄金消费历史进行分类,按照人均黄金消费量和消费结构的不同划分为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三种模式,分别预测在三种模式下的中国黄金消费量,认为黄金消费需求介入日本模式和美国模式之间;最后根据GNI与单位GNI黄金消费量之间的关系,首次将系统动力学模型引入黄金的消费量预测,并预测了在不同的GDP增速情景下未来20年的黄金消费量,认为2020、2025、2030年的中国黄金需求量参考值分别为1900、2300和2500吨。本文还首次将广泛应用于石油领域的Hubbert模型应用到中国金矿产量的峰值预测中,并且分别运用Hubbert模型公式推演和构建金矿产量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方法来计算中国黄金的产量峰值及到达时间,研究表明我国黄金产量的峰值将于2022~2024年到达,预计峰值产量参考值为530~550吨。通过研究认为未来中国黄金供需缺口会进一步扩大,分析了目前我国黄金生产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国内继续加大深部找矿和西部找矿,斑岩铜-金矿和浅成热液矿床将是未来找矿方向,进一步提高金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注重回收金的利用,借助“一路一带”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加强与非洲和拉美地区的合作,并将海外金矿勘探转向成本较低的地区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