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油墨用丙烯酸酯乳液连接料的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半连续聚合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反应单体,制备了一系列可用作水性油墨连接料的丙烯酸酯乳液。论文对聚合条件、软硬单体配比进行了选择,重点讨论了乳化体系、引发剂用量、功能单体和单体滴加方式等因素对乳液及其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的聚合工艺及配方,为解决现有国产水墨普遍存在的稳定性、耐水性、光泽性差等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   分别以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和衣康酸单丁酯(MBI)为功能单体,以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不同单体滴加方式(纯单体滴加、预乳化滴加),制备了固含量约为50%的丙烯酸酯乳液。系统表征了单体转化率,乳液的粒径大小及分布、乳胶粒形态、流变性能、ζ电位、各种稳定性(聚合、稀释、离心、冻融以及化学稳定性)和表面张力,乳胶膜的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耐乙醇性和热稳定性。   结果表明:软硬单体比例BA/MMA为53.0/45.0(w/w)时,乳液在室温下的成膜性能较好,软硬适中。与SDS相比,DNS-86所制备的乳液及其乳胶膜的综合性能较好;在乳化剂的用量为1.5%~2.5%时,使用DNS-86进行聚合可以提高单体转化率,改善乳液的流动性;降低乳液的ζ电位,改善乳液的稳定性和乳胶膜的耐水性;提高乳胶膜的耐酸性、耐乙醇性和热稳定性;其最佳用量为2.0%时综合性能最好。随APS的用量增加,单体的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乳液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大;黏度逐渐增大,乳胶膜的耐水性和耐酸性逐渐变差;ζ电位、乳液的稳定性及乳胶膜的耐碱性和耐乙醇性的变化情况比较复杂;其最佳用量为0.4%时综合性能最好。功能单体的种类和用量对单体转化率、乳液的ζ电位和冻融稳定性、乳胶膜的耐水性、耐碱性及热稳定性均有一定影响;AA、MAA和MBI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0%、2.0%和3.0%,且在所考察用量范围内,AA的综合性能最好。与预乳化滴加方式相比,纯单体滴加方式所制得乳液的总体稳定性、乳胶膜的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和耐乙醇性较好。   确定最优条件为:纯单体滴加工艺;软硬单体比例BA/MMA为53.0/45.0(w/w);以DNS-86为乳化剂且用量为2.0%;以APS为引发剂且用量为0.4%;功能单体选用AA且用量为2.0%。   所制备的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性和成膜性,乳胶膜的综合性能好,已达到国产商业化水墨乳液的水平,在耐水性、耐酸碱性方面甚至超过了国产水墨乳液;可应用于制备水性油墨,有望解决现有水墨的稳定性、耐水性和光泽性差等问题。
其他文献
2-氰基-4’-甲基联苯是制备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关键中间体。研究了以对氯甲苯和镁为原料,碘的引发下合成对甲苯基氯化镁中间体,再进一步与邻氯苯腈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的反应特性。在对甲苯基氯化镁合成反应中,考察了反应中所用的原料、溶剂等因素,并用单因素法探索其优化反应条件。研究了不同溶剂对对甲苯基氯化镁产率的影响,在四氢呋喃与甲苯混合溶剂中,对甲苯基氯化镁产率为77.7%。在无水无氧条件下,以过渡金属
贵金属Pd是Suzuki偶联反应中良好的催化剂,但均相使用时难以分离,在多相使用时,存在分散性差、活性组分易流失及难以从反应体系中分离的缺点,且反应过程中活性组分容易发生变
肺结核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感染性致死疾病,生物样本中表达的干扰素-γ(IFN-γ)被作为感染肺结核的重要指标。目前临床生物样本IFN-γ的检测大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尽管其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但存在价格昂贵、耗时、步骤繁琐、需要大量样本等缺点。现在普遍采用的基于玻碳电极负载纳米金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虽然灵敏度和稳定性很高、操作简单,但成本高等缺陷限制其推广应用。本学位论文针对目前I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