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性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love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能源效率成为影响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重要变量,有关能源效率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及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能源效率同样表现出具有一定的空间依赖性。因此,研究我国不同区域能源效率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性,对于我国把握能源效率的空间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能源政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三种不同的区域划分方法(三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六区域: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七区域:环渤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五省经济区、东南沿海经济区、大西南经济区、西北经济区)下,对1995~2010年我国各区域的单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推算,以此分析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其中,单要素能源效率以能源强度作为衡量指标;全要素能源效率则以资本存量、劳动力和能源消费量作为投入要素,以生产总值作为产出要素,基于DEA方法构建全要素能源效率模型,进而通过DEAP2.1软件计算能源效率数值。结果表明,1995~2010年我国在三种区域划分方法下各区域的单要素能源效率均在整体上不断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则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区域三分法下单要素能源效率提高最明显的是中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波动最明显的是西部地区;区域六分法下,东北地区既是单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程度最大的区域,又是全要素能源效率波动程度最大的区域;区域七分法下,东南沿海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单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始终处在较高水平。此外,运用泰尔熵指数法分别研究我国在三种不同区域划分方法下能源效率的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进一步分析每个区域内的能源效率差异性,并且对单要素下和全要素下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1995~2010年我国在三种区域划分方法下能源效率的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变化各异,且总体差异的构成也大不相同。同时,我国在不同区域划分方法下每个区域内的单要素能源效率差异性变化和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性变化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不同的趋同性。其中,区域三分法下各区域内的单要素能源效率差异具有较好的趋同性;区域七分法下各区域内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具有较好的趋同性。通过以上研究发现,采用单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分析时,按地理位置划分区域效果较好;采用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分析时,按经济区划分区域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分析了晋中供电分公司每个通信站点,PCM设备的信息流,进行了时隙的合理分配,实现了变电站之间的通信业务传输.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健康意识的不断增长,健身器材早已日益广泛进入到具有不同层次消费水准的消费者家中,大多数健身器材都是摆放在室内,使用起来不但不方便,还占据太多的
2006年12月5日,迎来了梅塞尔昆山新厂一期工程竣工典礼,来自德国、美国、韩国、印度、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嘉宾200多人参加了盛典。庆典首先由梅塞尔昆
文章对搅拌摩擦焊技术概况和技术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搅拌摩擦焊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搅拌摩擦焊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认为,铝合金等轻金属连接是搅拌摩
目的探讨Wnt5a和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核受体1(ROR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骨肉瘤和15例骨软骨瘤中Wnt5a及ROR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主要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三个方面,其中,质量控制是整个监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述
由于不同目标相对雷达的平动不同,单目标运动补偿方法不能同时完成各个目标的平动补偿,因而无法获得清晰的多目标ISAR像。文中提出了一种对同一雷达波束内距离不能分辨的多个运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卫生所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