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觉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ind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对时间的感知,时间知觉是人们对客观现象持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开车、体育运动、演奏乐器和阅读的过程中都需要时间知觉的参与(黄希庭,李伯约和张志杰,2003;黄希庭和徐光国,1999),时间知觉如果出现问题,人们将无法有效的安排工作和学习(Allman & Meek,2012; Meek,2005)。在平时的生活中,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通常是不一致的,个体的唤醒状态、知识经验和物理属性都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比如人在快乐的时候时间会过的飞快,无聊的时候会感觉度日如年(Cheng, MacDonald,& Meek,2006; Droit-Volet & Meek,2007)。比较复杂或者体积较大的刺激会扩展我们的主观时间,而重复出现或高概率出现的刺激会压缩我们的主观时间(Eagleman,2008; van Wassenhove,2008)。多数的研究认为注意和唤醒是影响主客观时间知觉不一致的关键因素。以往关于注意对时间知觉影响的研究中,主要关注选择性注意对时间知觉影响上。注意闸门理论(attentional gate model, AGM)结合了注意资源的分配和时间信息加工模型(Grondin,2010; Meek,1996; Zakay&Block,1996),认为从节拍器发出的脉冲并不都会被累加器累加,累加器记录的脉冲的数量,会受到注意闸门(gate)的影响,当个体注意物理刺激的时间维度时,闸门打开,分配给刺激时间维度的注意资源越多,闸门打开程度就越大,进入累加器的脉冲就越多,知觉到的时间就会越长。然而,注意可以区分为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警觉注意。警觉作为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个体对没有出现但可能出现的刺激的一种持续性的准备状态,是一种持续性注意,具有极其重要的适应意义。在关于注意和时间觉的理论探讨中,忽略了警觉性注意在时间知觉中作用的研究。因此,探讨警觉在时间知觉中的研究对于发展和完善已有的时间知觉的理论有重要的意义。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做作业者保持较高的警觉水平和准确的时间知觉,比如机场调度人员、宇航飞行员、汽车司机和执行特殊任务的军人等,若此类的工作中,作业者因为警觉水平下降或者时间知觉出现偏差,而导致操作不当或者延误时机,则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那么,在此类作业中,是否是警觉水平的下降导致时间知觉出现偏差而导致操作不当或者延误时机呢?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有助于理解人们在此类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原因,进而帮助个体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因此,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时间知觉中理论探索和神经机制的研究中,一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注意在时间知觉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注意和时间知觉在大脑激活区域上也存在重叠的区域。那么,注意到底如何影响时间知觉呢?已有的研究从选择性注意和注意资源分配的角度探讨了注意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然而,注意至少区分为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警觉注意,却很少有研究探讨警觉性注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因此,探讨警觉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警觉和时间知觉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探讨警觉是否会影响以及怎么影响个体的时间知觉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那么,警觉作为一种持续性注意,是否会影响时间知觉呢?如果会,那又是怎么影响时间知觉呢?影响时间知觉的神经机制又是什么呢?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可以通过提高人们的警觉水平来改善时间知觉,从而提高工作或者学习的效率呢?本研究将根据以上的问题,对警觉影响时间知觉的认知和神经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由于以往对警觉影响时间知觉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用四个研究6个实验来系统的探讨警觉影响时间知觉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四个研究分别为:(1)警觉的个体差异对时间知觉的影响。(2)警觉信号对时间知觉的调节。(3)警觉影响时间知觉的神经时间进程和神经震荡模式。(4)警觉影响时间知觉的神经激活模式。研究一通过两个实验,探讨警觉功能的个体差异对影响时间知觉的影响。在实验1中采用Fan等人(2002)的ANT测验和二分法,根据ANT测验,把被试区分为高警觉组和低警觉组,考察不同警觉组的被试是否在时间知觉上存在差异。实验2,采用ANT测验和泛化法探讨警觉功能的个体差异是否会影响时间知觉。进一步的检验实验1的结果。同样,根据ANT测验,把被试区分为高警觉组和低警觉组,考察不同警觉组的被试是否在时间知觉上存在差异。结果发现高警觉组被试相对于低警觉组被试更倾向高估时间知觉,且时间估计的准确性更高,而在时间估计的敏感性指标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根据先前的研究和当前的发现,我们推测警觉可能是通过调节唤醒和选择性注意进而调节节拍器的节律和闸门开合的潜伏期来影响时间知觉的。事实上,高警觉效率和高估时间对于人们良好的适应复杂的环境都是有益处的。研究二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不同感觉通道的警觉信号对视听时间知觉的影响。实验3探讨了视听警觉信号在视时间知觉中的作用;实验4探讨了视听警觉信号在听时间知觉中的作用。实验3的结果说明视听警觉信号对视时间知觉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改变开关的潜伏期实现的。而实验4的结果说明听警觉信号对听时间知觉的影响则可能是通过改变开关的潜伏期和起搏器的节律实现的。这一结果说明视听通道的时间信息加工机制可能是不同的,对解决情绪影响时间研究中存在的争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更加重要的是,以往的研究认为选择性注意在时间知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却忽视了警觉在时间知觉中的作用,本研究发现警觉可能在时间知觉中起着更加基础的作用,通过调节选择性注意和唤醒来影响时间知觉,这一发现对于发展和完善已有的时间知觉理论模型有重要的意义,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警觉影响时间知觉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三通过实验5A和实验5B探讨了警觉影响时间信息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神经时间进程和神经震荡机制。结果发现在时间信息加工的编码阶段和比较阶段。警觉主要通过调节关联负变化(CNV)的波幅来影响时间知觉。在编码阶段,还通过调节CNV的潜伏期来调节时间知觉。说明在有警觉信号的提示下,个体对时间信息的加工更加节省注意资源。而在神经震荡机制上,警觉主要通过调节alpha节律的能量来调节时间知觉,当有警觉信号时,alpha节律的衰减要小于无警觉信号时alpha节律的衰减。因此,神经时间进程和神经震荡的分析都说明警觉信号易化了时间信息的加工。研究四结合了信合提示线索范式和比较法,运用fMRI技术,揭示警觉影响时间知觉神经激活模式。研究发现,在编码阶段,有警觉信号条件和无警觉信号条件相比,额下回和额中回出现了更强的正激活。说明警觉信号通过调节额中回等脑区的激活来影响时间知觉。额下回的激活主要会受到注意的影响,其很可能在时间编码阶段扮演着开关或者闸门的作用。在比较阶段,有警觉条件和无警觉条件相比,额上回和辅助运动区则主要出现了负激活。额上回和辅助运动区主要起着执行控制和运动控制的作用,在时间信息加工过程中可能扮演着比较器和反应器的作用。因此警觉通过调节额上回和辅助运动区的激活来影响时间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决策反应。通过创新性的实验研究范式和技术分析方法,我们系统的探讨了警觉的个体差异对时间知觉的影响;警觉信号在被试内对视听通道时间信息加工的调节;探讨了警觉调节时间知觉的神经时间进程和神经震荡机制,以及警觉调节时间知觉的神经激活模式。发现警觉在时间信息加工的过程中起着更加基础的作用,提出了基于警觉的时间信息加工模型,对于发展和完善已有关于时间知觉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需要更多的关注警觉在不同范式、不同时间段的时间信息加工中作用,以及探讨警觉在神经功能联结层面上如何实现对时间信息加工的神经网络的调整。
其他文献
作为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必要的费用之处;BIM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精细
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基础为人格权。个人信息具有独立的属性和价值,不能为其他具体人格权客体所概括,与一般人格利益相比具有特殊性并已经形成一个独特的类别。个人信息权是一项
俄罗斯是核电大国,随着后福岛时代的来临,其核电安全令世界瞩目。风险社会理论提供了审视俄罗斯核电安全的有益视角,从风险界定与识别、行政规制与法律保障可深入解析俄罗斯
我国城乡居民即期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差异对我国经济增长已产生了抑制作用,消费水平差距的拉大使得城镇居民的消费方式无法向农村转移,消费结构的差异使得影响需求的因素更加
据统计,在全世界所有酒店的客源中,商务客人约占55%,其支出至少占全球旅游观光消费的2/3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各种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国内外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探索之路》一书介绍江智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现任总统努·阿·纳扎尔巴耶夫的这部著作出版于1991年。由总统本人亲自授权,陆兵先生和王嘉林女士根据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是16世纪中叶以后历代沙皇以"探险"、"考察"为名,蚕食、征服并掠夺而来的。远东地区领土广袤、资源丰富,但气候寒冷、人烟稀少,因此,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受到了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对矿产资源类企业进行财务预警,可以提高企业应对经营危机的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其本质是培养研究者的教育,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研究生学习阶段是其成长的重要阶段。研究生人文类课程的学习是掌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