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物在径流作用下进入水体的负荷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37912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范围内面对的共同问题,水污染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在点源污染物排放得到解决后,非点源污染物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对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自上世纪60年代起世界各国从不同方面考察了污染从源到汇的发生过程。作为各种污染物载体同时也是净化场所的土壤是非点源污染发生的起源地。土壤也为各种反应提供酸、碱、酶、温度、湿度等反应条件。不同污染物在土壤中发生反应的类型也不同,有的污染物由于难于降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土壤中的积蓄:有的易被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存储量随时间增加而减少。径流携带污染物首先考察径流的发生过程,其中涉及到降雨、植被、土壤、土地利用等诸多因素。污染物特性对传输携带入湖量有重要影响,污染物溶解性好便于运输,溶解性差只能靠吸附搬运,受颗粒物特征、径流路径影响较大。土壤中磷的释放是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农业耕种施用了大量磷肥,这些含磷物质易溶于水,降雨时进入水体造成富营养化。通过数学模型能够估算降雨径流携带入湖量。九寨沟风景区近年来人类活动加剧,公路、栈道的修建破坏了沿线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为磷的排放准备了条件。大量的旅游活动使不确定性排放带来的污染更为严重。通过径流小区实验,用SCS曲线数和USLE模型,在GIS和AnnAGNPS平台下估算径流和土壤颗粒带入水体的磷的总量,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很好的代表污染物的输出水平。
其他文献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大声的朗读将文本的信息输入脑中,是获取语文知识最为直接的方法。在进行朗读教学时,朗读方法的选择可以更好地将文章的意
我国现行的土地权利制度是在以市场化为目标取向的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现行的土地权利制度里,承载着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以及实现社会个体对土地财富的分配是土地
混沌作为一种复杂的非线性运动行为,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和信息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于它的初值极端敏感性、高度随机性以及非线性方程的确定性,一直受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各行业中的运用范围也有了明显的扩大。当前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范围的不断
以具体作品为例,简要分析宋之问律诗的特点。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铬化合物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铬化合物的生产和消费量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但其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有毒废渣——铬渣毒性很大,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技术自70年代后期问世以来,由于其具有相对较高的富集倍数、选择性好、能处理小体积样品、富集材料可重复使用、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开端.可见学生能否提出问题,特别是能否自己独立提出问题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有关提问的情况不容乐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审美活动是生命情感解放的根本途径,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创造性不仅是审美表现的形式中介,更是体现情感解放的本质标志;而音乐审美教育正是以音乐审美的形式,从一个更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