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世界与现实权力文化的审言——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1984》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k78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文化身份观等文学理论,平行解析了奥威尔的两部预言小说,即:《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目的在于探究奥威尔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寻找政治身份的曲折过程,分析影响身份构建的因素,发现构成自由民主身份的障碍。第一章,纵向研究《动物农场》。第一节论述的是奥威尔写作的缘起。通过他的经历和民主意识,说明农场中动物们的声音由安静变得喧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二节以解构主义中德里达的观点,解读了“剥削”被符号化后“延异”的过程,体现奥维尔在身份问题上的反本质主义思想。第三节论述了话语、知识与权力在身份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在文本之外,奥威尔将话语权让渡给动物,打破了人类集权的局面;在文本之内,运用米歇尔·福柯的理论和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验证了知识决定了各种形式的集权统治,这种统治靠知识来维持。由此证明话语对身份构建的重要作用。第二章集中研究政治预言小说《一九八四》。第一节,分析书名的涵义和写作背景,运用文化身份理论解读奥的历史主义身份观。第二节,对比主人公温斯顿和作者奥威尔追求身份的相似之处和曲折历程。第三节,结合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方法,分析了温斯顿与奥威尔“冷峻”的政治观。第四节,从文化视觉视角,发掘出温斯顿与作者构建新身份中遇到的障碍。揭示“监视”和“凝视”两种视觉文化对大众的“控制”和“训诫”作用。第三章,总结全文,提出研究奥威尔作品的建议。
其他文献
欣赏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要深入领会诗歌所蕴藏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情感美;要着重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形象,欣赏诗歌的形象美;要反复鉴赏诗歌精炼概括的语言艺术特色,品味诗歌
期刊
针对3个光斑尺寸的CO2激光辐照尺寸小于400μm损伤点后得到的修复点,从4个方面对损伤修复点经355nm激光辐照后的损伤概率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修复光斑尺寸或损伤点尺
大家上午好,我来自意大利,我是一个计算机科学工程师,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工作是如何受到VR和5G影响的.我们的公司Another Reality成立于2013年,我们从事关于V R培训
期刊
为提供一种适于煤矿防灭火需求的细水雾技术,提出了以压风为动力,通过自行设计的气液两相流雾化器,实现细水雾技术在煤矿的应用。建立了小尺度受限空间灭火实验平台,通过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