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镁水平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并发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共810例的临床资料。首先根据e GFR分为5组,分别为CKD1期组、CKD2期组、CKD 3期组、CKD4期组和CKD5期组,对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次根据血清镁1.8至2.4mg/d L的正常参考范围和在该参考范围内的0.2mg/d L增量变化将血清镁水平分为5组,分别为:1组:<0.75mmol/L(1.8mg/dl);2组:0.75-<0.83mmol/L(2.0mg/dl);3组:0.83-<0.91mmol/L(2.2mg/dl);4组:0.91-<1mmol/L(2.4mg/dl);5组:≥1mmol/L;对各组患者的部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对CKD1-5期及亚组CKD5期患者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镁与部分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通过胸部CT平扫发现患者有无主动脉钙化或/和冠状动脉钙化分为动脉钙化组和非动脉钙化组,对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CKD1-5期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随着CKD进展,尤其是CKD5期具有更低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纠正钙,更高的尿素氮、肌酐、尿酸、血清磷、i PTH;随着CKD的进展,血清镁水平逐渐升高,尤其是CKD5期患者血清镁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血清镁水平患者的部分临床指标比较发现高血清镁组(5组)具有具有更高的肌酐、尿素氮、血清磷、i PTH,具有更低的血红蛋白和e GFR。低血清镁组(1组)患者具有更低的血清白蛋白和更高的钙化比率,进一步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CKD1-5期患者血清镁与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血清磷、i PTH呈正相关,与血红蛋白、ALP、e GFR、钙化呈负相关;而亚组CKD5期患者血清镁与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肌酐、纠正钙、血清磷呈正相关,与ALP、e GFR、钙化呈负相关。动脉钙化组与非动脉钙化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发现年龄、BMI、糖尿病、高血压病、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血清镁、e GFR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OR=1.125)、高血压病(OR=1.934)、贫血(OR=2.385)、低镁血症(OR=2.560)为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随着CKD的进展血清镁水平逐渐升高;血清镁与血清钙、血清磷、i PTH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低镁血症为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