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抗性选育及抗性机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i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是一种对多种作物有严重危害的世界性害螨,该螨因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世代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活动范围小)很容易产生抗药性。丁氟螨酯是2007年首次在日本获得登记并销售的新型杀螨剂,该药剂杀螨活性高,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还没有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使用。本文在筛选出朱砂叶螨丁氟螨酯抗性和敏感品系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评估了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抗性风险.研究了抗性生化机理,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在本实验室维持的相对敏感品系(SS)的基础上筛选出了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敏感品系(CS),LC50值为0.79mg/L,比SS品系的敏感性增加2.77倍。通过连续28代的筛选,选育出了室内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抗性品系(CyR),LC50值为6.59mg/L。通过连续24代的筛选,选育出了北碚野外品系的朱砂叶螨丁氟螨酯抗性品系(BR),其LC50值为6.77m/L。2.使用药膜法测定了丁氟螨酯对朱砂叶螨不同螨态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丁氟螨酯对幼螨的活性最高(LC50值为0.046mg/L),其次为成螨(LC50值为0.79mg/L).对卵的活性较低(LC50值为16.84mg/L)。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CyR品系与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间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而甲氰菊酯抗性品系(FeR)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AbR)对丁氟螨酯不存在交互抗性。通过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中毒症状观察,发现其症状与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中毒症状不同。3.三种增效剂(PBO、DEM和DEF)分别降低了CyR品系对丁氟螨酯4.71、5.24和1.37倍抗性,分别降低了BR品系4.87、5.12和1.55倍抗性(增效剂:丁氟螨酯=3:1,m/m);丁氟螨酯与3种增效剂混剂(PBO:DEM:DEF丁氟螨酯=1:1:1:1,m/m)降低了CyR品系5.36倍的抗性,降低了BR品系5.27倍的抗性。生化测定结果表明:CyR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比活力分别是CS品系比活力的2.61和1.70倍,差异显著;BR品系的GSTs和MFO的比活力分别是CS的2.64和1.74倍,差异显著;CyR、BR与CS品系间的羧酸酯酶(CarE)比活力不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3个品系的酯酶同工酶谱也不存在数量和条带深浅的差异。4.应用Tabashnik域性状分析法,计算出CyR品系及BR品系对丁氟螨酯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055与0.074,估算出在筛选压分别为50%-90%情况下产生10倍抗性时CyR品系与BR品系所需要的筛选代数分别为45-20代和33.15代。通过药膜法对朱砂叶螨6个不同地理种群进行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各地理种群对丁氟螨酯的抗性倍数介于1.56-2.11之间。
其他文献
建设创造型高校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建设创造型高校教师队伍,必须转变观念,强化改革。
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因素及介入治疗对血清CA125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对103例单侧卵巢单发巧克力囊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并依据治疗前患者
在查明各矿物赋存状态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铜、铅、锌、银、硒等矿物的嵌布特征,经过多方案探索试验,准确选择流程方案,充分发挥组合抑制剂、捕收剂的协同效应,采用"除碳
玄武岩溶洞是特殊的一种地质现象,玄武岩溶洞分布范围、大小以及形状有一定随机性,且隐伏于地下,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工程不良地质结构,对工程建设有很大的威胁,本文详细分析了
论凯恩斯理论与罗斯福“新政”的关系方福前关于凯恩斯理论与罗斯福“新政”的关系问题,我们往往可以见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是以凯恩斯理论为基
<正> 一个学习作曲专业的学生在学完最主要的几门技术理论课程后,也许感到“心中最没底”的就是配器课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学习过程中所进行的实践很少有机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76例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在常规
刑事个案犯罪信息研判是指侦查人员在刑事个案侦查中,对某一刑事个案的现有犯罪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关于犯罪信息新判断的思维过程,它以推理为主要信息处理方式。选言三段
根据某复杂铜钼矿石的原矿性质,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硫化钠及硫酸铵活化铜钼矿物,碳酸钠调整矿浆pH值,用煤油捕收铜钼矿物,可以实现铜钼矿物的高效浮选回收。在铜钼混浮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尤其是无线网络技术以及终端设备的不断改进,我们工作与生活中的组网模式具有了前所未有多样性。能够随时随地在若干个无线节点中搭建临时且健壮的无线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