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知识型员工成为就业主力。据统计,这一群体在员工总数中所占比例为60-70%。新生代知识员工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是企业的宝贵资源。然而新生代知识员工成长在改革开放的特殊时代,它赋予了新生代知识型员工(80后)独特的个性特征、工作价值观、社会价值观。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新生代知识员工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自我认同危机、存在性焦虑、信任危机、自我分裂等问题,由此导致企业劳动关系紧张的现象。暴露出理论界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这部分群体研究不够、认识不足、管理措施滞后等问题。因而,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开始关注对新生代知识员工特征与组织行为的研究,积极寻求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和进步的方法。通过寻找员工个体与组织一致的认同感,进而影响员工组织行为成为研究的重点。新生代知识员工独特的组织行为涉及到个体内心更深层次的内在心理变化,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自我认同”概念解释员工自我认同对组织认同的影响,进而影响员工组织行为的发生,为研究新生代知识员工组织行为提供了新的解释变量和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在心理学契约论、社会学认同论、组织行为学差异论基础上,运用自我认同理论、组织认同论、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种理论成果,针对新生代知识员工的内涵和特征及新生代知识员工组织行为特征,沿着“自我认同——组织认同——组织行为”这一逻辑思路,结合中国背景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构建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组织认同与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之间的理论模型;采用质性研究、访谈及问卷调研的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运用SPSS21.0和AMOS19.0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以期探寻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的作用机理。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性之处具体如下:第一,界定了新生代知识员工的概念,并分析了新生代知识员工特征与组织行为特征的关系,从认同理论的视角研究了新生代知识员工的认同现状。首先,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界定新生代知识员工的概念;其次,通过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收集新生代知识员工的特征,形成问卷,再以开放式问卷的形式,对新生代知识员工进行实证调研,总结新生代知识员工的特征。再次,通过和不同代际的员工对比界定了新生代知识员工的概念。在界定新生代知识员工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访谈和问卷对新生代知识员工组织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借助类属法等提取新生代知识员工组织行为的主要特征。最后,从认同理论的角度研究了新生代知识员工的认同现状。第二,本文完善了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理论的建构工作,在界定新生代知识员工的自我认同概念基础上,经过实证研究建构了中国情境下自我认同的三个维度:自我判断、自我归属、自我发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测量量表。自我认同概念来源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目前尚无组织行为学领域的自我认同维度和量表。中国情景下新生代知识员工具有独特的特点,加之各类组织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动态影响不同,因而从业者的感受大相径庭,探索其规律性及差别性因素是量表开发的基础。基于本土文化背景与特质以及新生代知识员工的特点,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类属法、德尔菲法,按照规范的量表开发程序,开发了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量表,包括自我判断、自我归属、自我发展等三个维度,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论对于新生代知识员工的管理,从认同理论架构提供了操作化的工具和实证分析的支持。第三,构建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组织认同与组织行为产出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访谈研究,归纳提炼了自我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自我认同和组织认同的角度构建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组织认同和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以及离职倾向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研究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特点对员工组织行为的影响,为员工组织行为产出寻找新的变量。第四,实证检验了新生代知识员工自我认同对其组织行为的作用路径和内在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新生代知识员工组织认同在自我认同与组织行为产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综合运用质性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差模型(SEM)等统计方法,借助SPSS21.0和AMOS19.0,对所获的610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证检验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结果表明,所提的大部分假设得到了验证,其中自我认同三维度对组织认同两维度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组织认同两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正向影响;组织认同对离职倾向具有负向影响。自我认同对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以及离职倾向的影响不显著,但是自我认同通过组织认同对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具有显著性影响,即研究结果验证了组织认同在自我认同与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企业提高新生代知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公民行为,降低离职倾向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借鉴,同时也为新生代知识员工解决认同危机,适应社会提供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