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RS)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中西医综合疗法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2007年国内冠心病治疗指南常规用药,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服七味三芎汤,每日2次,每次150ml,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瘀证积分、冠脉造影、超声心动图、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并行冠脉造影检查,以判断支架内及其两端再狭窄形成情况。
结果:
1.经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完成随访病例60例,依据冠脉造影结果,治疗组再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治疗组较对照组发作心绞痛次数明显减少,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4.两组治疗后主症证积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主症积分值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改善患者中医主症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5.两组治疗后血瘀证积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两组各自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值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下降值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
6.两组治疗后TC、TG、LDL-C下降值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或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但HDL-C下降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7.两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值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或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
8.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能有效减少冠心病PCI术后6个月患者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改善心肌供血,降低血瘀证积分,从而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复发率;同时它还可以提高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脂、血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从而多途径、多靶点防治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是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