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厌氧反应器工艺特性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xi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山西省临汾市同世达实业有限公司对生物膜厌氧/缺氧/好氧/好氧(A2/O2)焦化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废水首先进厌氧水解酸化反应器对焦化废水中的多种复杂高分子有机物进行水解,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为后续缺氧、好氧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其对水质波动也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和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本实验经历了试运行期(2005.2.17~2005.6.15)和运行参数研究阶段(2005.6.15~2006.1.25)。在试运行期,厌氧水解酸化池进水COD平均浓度为1534mg/l,出水COD平均浓度为1427mg/l,去除率为7.5%,在试运行期,厌氧水解酸化池出水氨氮浓度均高于进水,进水NH3-N平均浓度为175mg/l,出水NH3-N平均浓度为189mg/l,氨氮提高率达8.2%,这是由于有机氮在厌氧环境中可转化为氨氮;运行参数研究阶段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次调整期(2005.6.15~2005.7.10)厌氧水解酸化池进水流量控制在0.1m3/h左右,回流比为4~5,厌氧水解酸化池进水COD平均浓度为1157mg/l,出水COD平均浓度为1064mg/l,去除率为8.1%;进水NH3-N平均浓度为271mg/l,出水NH3-N平均浓度为295mg/l,提高率为9.1%; 第二次调整期(2005.7.11~2005.9.2)系统进水流量为0.1m3/h,回流比为3~5,厌氧水解酸化池进水COD平均浓度为1304mg/l,出水COD平均浓度为1170mg/l,去除率为10.3%,进水NH3-N平均浓度为276mg/l,出水NH3-N平均浓度为355mg/l,提高率为28.7%; 第三次调整期(2005.9.2~2005.9.28)系统进水流量改为0.2m3/h,厌氧水解酸化池进水COD平均浓度为1556mg/l,出水COD平均浓度为1470mg/l,COD去除率为5.5%,进出水BOD5/COD值变化波动不大; 第四次调整期(2005.9.29~2005.10.30)进水流量控制在0.15m3/h左右,厌氧水解酸化池进水COD平均浓度为933mg/l,出水COD平均浓度为788mg/l,去除率为15.5%;进出水BOD5/COD值变化较大,提高率达175%,说明系统的可生化性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可以为反硝化阶段提供大量的有机碳源;进水NH3-N平均浓度为168mg/l,出水NH3-N平均浓度为178mg/l,提高率为5.9%,与第二次调整期相比较提高率有所下降,降低了后续工艺的氨氮负荷,厌氧水解酸化池平均进水pH为8.25,平均出水pH为7.8,平均下降了5.8%,说明反应器内有机酸积累较多,厌氧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效果明显,在这一阶段02池出水COD和N13-N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第五次调整期(2005.10.30~2005.12.7)进水流量控制在0.25m2/h左右,厌氧水解酸化池池进水COD平均浓度为929mg/l,出水COD平均浓度为864mg/l,去除率为7%;进出水BOD5/COD值变化较大,提高率为71.8%,与前一阶段相比较,厌氧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处理效果有所下降,进水NH3-N平均浓度为141mg/l,出水NH3-N平均浓度为149mg/l,提高率为5.8%,与第四次调整期相比较,氨氮提高率变化不大,进水pH平均为8.44,出水pH平均为8.3,平均下降了1.7%,相比第四步调整,pH值下降减小。 水解酸化反应器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菌的培养与增殖需时相对较长,进水温度宜控制在30℃左右,进水pH值宜控制在3.5~10范围内,该工段的运行效果直接影响最终的出水水质。 厌氧水解反应器的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水解反应器HRT为20h,进水COD容积负荷为1.61kgCOD/(m3·d)~2.65kgCOD/(m3·d)时,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在15.5%左右,在进水BOD5/COD为0.05~0.17的情况下,出水BOD5/COD为0.16~0.48,BOD5/COD的平均提高率为175%左右,出水BOD5/COD最高可提高至0.48,提高336.4%左右,大大改善了出水水质;进水温度只要维持在20℃以上就能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进水温度在29℃~38℃之间COD去除率变化不大,最佳水温范围为29℃~35℃,最佳进水pH值范围为7.5~8.8。 工艺研究阶段,系统COD和NH3-N浓度分别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安全,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保障食品安全,强调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具有引导社会全体成员在食品安全治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上共同努力的功能。在食品安全治理格局中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将参与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多元主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功能的作用
学位
《行政诉讼法》作为一部"民告官"的法律,颁布与实施,即起到了监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作用,又保护了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合法权益的作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可以说是行政诉讼法的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作者们可以看到行政行为在多大的程序上接受司法审查的可能性,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在多大程序上能得到司法补救.受案范围即是对司法审查权的界定,又是对行政相对人诉权的界定,体现的深层价值
学位
本文首次利用MgB2作为超导多层膜中的超导体。对于这种多层膜的探讨首先是对于双层膜的研究。我们主要研究SSeS结,而其他的超导结比如SIS、SNS、SISIS等结可以采取与此相近的方法。对于MgB2超导SSeS结,本论文对它的临界厚度进行了详尽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利用MAR(倍增AndreevReflection)解释超导电子对或者空穴对穿越中间结的原理,从Ginzburg-Landau方程以及薛
学位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上网、政府上网、电子商务的应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Internet进一步普及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基于加密学基础的IPSec协议和IKE协议是有效解决公用网上IP数据传输安全性的一个有效手段.如何设计构建基于IPSec协议的高效、安全、稳定的VPN系统,正是该文的目的.该文首先对当前纷杂的VPN协议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分析了IPSec协议构建VPN的优点.然后我们通过研究和分析IPSec
学位
VPN
本文采用化学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TiO2薄膜电极,并利用电化学方法对电极在3.5%NaCl溶液中的电极反应的类型、电极反应动力学以及能带结构进行研究。通过称重试验验证了电极在溶液中不发生腐蚀、脱落的情况。采用TEM电镜发现电极材料的晶粒尺寸基本在20nm左右。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纳米TiO2薄膜电极在光谱范围内的吸收情况,发现纳米TiO2薄膜电极材料在紫外光区范围内有很强的吸收另外在可见和红外
学位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开发出新型的高效同时吸收SO和NO的液相吸收剂体系,同时使吸收剂中活性组分能简单再生,吸收后产物回收再用,满足中小企业烟气处理要求。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的难点在于NO的脱除,据此结合钴络合物体系具有高效络合和催化氧化NO的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烟气同时脱硫脱氮体系和一种新的烟气脱氮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乙二胺合钴联合尿素体系脱硫脱氮和SO高效氧化的工艺条件研究,乙二胺合钴联合尿素体系吸
学位
目前在镍电极中,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活性物质β-Ni(OH)2的电化学容量提高的潜力有限,制备稳定且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α-Ni(OH)2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在有机溶剂中采用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了Al掺杂改性的的α-Ni(OH)2,它可以在强碱中稳定存在,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论文的第三章中,作者先对尿素均相沉淀法的各个工艺条件对制备产物的充放电和循环性能的影响分别进行了研究,摸索出合适的工艺,即
学位
含酚废水主要来源于焦化、煤气、炼油和以苯酚或酚醛为原料的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其来源广、数量多、危害大,是各国水污染控制中列为重点解决的有毒有害废水之一。目前美、法、英、日等国已采用臭氧处理含酚废水。其中金属催化臭氧氧化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金属催化臭氧氧化是以固体状的金属(金属盐及其氧化物)为催化剂,加强臭氧氧化反应。本文首次开展O3/活性炭负载TiO2催化氧化处理废水中酚。目的在于用纳
学位
本论文围绕纳米TiO光催化技术研究了光催化降解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有机废水的可行性和各种影响因素,研究内容包括纳米TiO的制备、纳米TiO的改性、影响光催化体系的因素、催化剂活性比较、催化剂表征分析,以及ABS废水的预处理,并对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深入分析纳米TiO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合成了纳米TiP,采用金属离子掺杂法和贵金属沉积法制备了改性TiO光催化剂
目前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在化学、物理、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降解污染物方面,纳米TiO2具有处理效率高、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条件易控制、非选择地降解有机污染物、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治理污染的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醇盐水解法制备了纳米TiO2,并用稀土离子来对其掺杂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煅烧温度、干燥方式对纳米TiO2晶相组成、粒径大小以及光催化活性的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