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陀的创作心理变迁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mx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5月,初出茅庐的师陀以自己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荣获了《大公报》文艺奖金,一举成名。但是幸运的开端并不意味着平顺的坦途,尽管师陀在随后的创作中仍然有不断的进境,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滑落在人们的视线之外,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又浮出批评家与文学史的水面。本文拟通过对师陀心理变迁的分析,去触摸错综的社会背景下一个普通作家的生命隐衷,并力图更切近地去理解其作品的复杂内涵。前言回顾总结了师陀研究的几个角度:社会历史、文化品格、叙事模式等,指出在其心理变迁方面还缺乏细致系统的梳理,为论文主要内容的展开确立了基本的方向。第一章讲述了师陀在流浪江湖中遭遇的生存和影响的焦虑。缺乏温情的童年体验与耳濡目染的民间文化,促使他选择了“在路上”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他不事张扬的处事方针和认真隐忍的处事态度,于是,在渐趋阵营化和意识形态化的文坛,他置身“京”“左”之外,保持了独立。不过,这也造成了他在文本创作上的斑驳与坎坷,给人以不协调的感觉。第二章分析了20世纪40年代蜗居上海的师陀必须面对的重挫:思想的禁锢,生存的钳制,个体的无力,指出正是在这个方生未死的时刻,师陀在孤独中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净化与升华,通过对时间、生命等永恒主题的阐释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不论从内容上还是叙事模式上都完成了一次秋天的文化苦旅。在第三章中,师陀从以笔谋生的自由客渐渐演变为一个身不由己的公家人,其创作体裁和题材都悄然而变。在《历史无情》与《三个小人物》的对比中,清晰可见的是一条理智战胜情感的归附之路。用大量的应景之文,还有牵强附会的解说、大刀阔斧的删改,师陀半推半就地接受了时代的同化。但是在其日记、书信等纪实性文类里看到的师陀,却并没有丧失对现实的批判,这透露了其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不安。结语大略地回忆了师陀的心理路程,探讨了知识分子在边缘的尴尬处境,意在说明:虽然师陀并不是一个靠才情取胜的作家,但是他对生命的虔诚和对写作的尊重,仍然让人心动。恰如其说书人的理想、江湖客的定位,师陀处于精英与凡俗之间。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部分肝切除建立小鼠肝再生动物模型,研究肝脏再生过程中形态和血清学变化趋势,为研究肝再生调控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50%肝切除方法建立C57/BL6小鼠肝再生模
两性对话:中国女性文学十五年○王光明荒林王光明:1995年可以说是女性文学的狂欢节,是女作家神采飞扬志得意满的一年。中国女性写作经过几年的过渡,终于在1995年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个高潮
2017年,中国经济回暖超出预期,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在去杠杆、防风险的大背景下,多维度监管政策相继出台并实施,通道类业务明显收缩,被挤压的“表外”融资需求被
报纸
在钟嵘《诗品》文本中出现了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如“情”、“雅”、“采”等。结合《诗品序》和上、中、下三品的品评实例,可以发现,钟嵘的诗论中存在着重“情”、崇“雅”
<正>5月23日,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加州的高等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代表和典范,也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缩影。总结加州高等教育体系办学特点,可以为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设“双一流”大学提供一些
張俞(995—1059),益州郫人,北宋著名的詩人。近年學界對巴蜀文化的研究更加重視,張俞作為北宋巴蜀地區著名的作家和隱士,也引起了學者們的注意。但學界對其著作的整理和研究不盡
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采用滑移方案解决索鞍组件的运输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解决了其重难点问题,创造门架吊装索鞍组件的先决条件,进而完成主索鞍的吊装施工,可为类似工程提
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的过程中,由于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措施规定得不明确具体,缺少灵活性、强制性,无法对行政执法机关在向刑事司法机关移送案件时出现的发现
在深度学习大热的现今,人们创造出了许多足以颠覆以前对于机器的认知的程序,如击败李世石的Alpha GO以及之后青出于蓝的Alpha Go Zero,在网络春晚上大放异彩的钢琴机器人特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