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设计思维工具集的实现与协同设计过程分析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设计思维在高校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重视。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UCD(User-Centered Design)方法论的设计思维课堂小组协作过程(以下简称为“协同设计”),该教学模式应用于工科高校的创新思维或创新方法类的课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UCD方法(如共感图、四象限法等)进行创新设计并最终提交作品。本课题研究了在线协同设计过程的数据采集与行为建模,提出了相关理论框架,并研发了一个应用于创新方法类课程的在线设计思维协作工具,验证了研究结论的可行性。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挖掘创新方法类课程教师对于课堂小组协同设计的实际需求,实现应用于创新方法类课堂小组的在线设计思维协作工具;根据在线工具收集的相关数据,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提供解决或分析方案,即教师对于学生的协同设计过程的组内个人参与度如何评估、对于学生在协同设计过程中不易发现与监管的互动反馈状态如何分析。论文创新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针对协同设计过程可分析维度较为繁杂、教师需求较为分散的问题,提出建立协同设计过程分析的结构要素模型,将分析维度整理为观点共识、行为模式、社交关系三个维度;2、针对协同设计过程的组内个人参与度难以评估的问题,提出建立在线工具支持的针对于协同设计的评估指标层次模型,运用评估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AHP和ANP,确定评估指标权重,获得评估组内个人参与度的加权公式,并进行合理性测度验证;3、针对不易发现学生在协同设计过程中的互动状态的问题,提出基于社交关系网的针对于协同设计的互动分析方法,形成体系流程,分析互动个人水平的的互动核心成员、边缘成员、孤立成员,小组水平的协作紧密度、小组互动模式,并使用36个小组(每组4-5人)的数据实验验证其可行性。本课题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运用评估指标权重确定的相关方法AHP和ANP,将在线工具收集的各类行为数据作为评估指标,获得评估组内个人参与度的加权公式,具有可行性和应用价值;2、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剔除异常点后,使用142名学生的实际数据,证明相较于输出型行为与产出结果成绩的相关关系,互动型行为与产出结果成绩的相关性较弱,为后续的互动行为分析的必要性提供数据支撑;3、运用社交关系网的相关方法,对在线工具中产生的互动型行为进行分析,形成协同设计互动分析方法体系,经实验验证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便利。物联网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将推动物联网进行第三次迭代,进入物联网3.0时代。本课题将物联网背景下事件驱动特性以及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与传统工作流系统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服务与智能合约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构建方案,具体工作如下:(1)对事件驱动流程引擎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本部分对事件驱动引擎的设计原理、复杂逻辑事件关系的构建及计算以及引擎与智能合约的集成
针对车辆在紧急制动过程中的预警声信号频域法提取有较大误差、时域法提取因抗噪性差易造成误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和时域包络的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预警声信号时间提取方法.首先在低噪声的环境中采集预警声信号,分别采用STFT和信号时域包络在频域和时域计算预警发生的时间;然后获取2种方法计算的预警时间差,并校准STFT方法计算得到准确的高噪声信号预警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低噪和高噪预警仿真声音的预警时间与给定时间基本重合.目标车辆静止工况的自动紧急制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
最近,本刊记者就德国氢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动向等话题,与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汽车专家Stefan Di Bitonto展开探讨.从Stefan Di Bitonto的独到见解中,我们或许能以全新的视角洞见德国氢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rn记者:在倡导绿色低碳的大环境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成为了诸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德国近年来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通信方式从有线通信发展到无线通信,而卫星和雷达技术的的发展则加快了卫星通信发展的步伐,未来能够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相融合的卫星通信网络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在对卫星通信的研究中,天线阵列综合问题是主要研究内容。目前主流的优化模型都较为单一,且具有针对性,对于簇馈源次级波束合成优化模型的研究较少。此外,随着合成波束数目的增多,传统优化方法很难处理大规模多变量多峰值的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