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有效的信用中介,它的出现成功地解决了电子商务中的支付难题。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巨大的网络支付需求,使得近些年涌现出了大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据统计,截至2 0 1 4年7月底,具有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达到了2 6 9家。在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鱼龙混杂,行业监管效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诱人的利润空间,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道德问题。例如,近年来不时发生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主跑路的案件。这类由不诚信甚至是违法的第三方支付操作行为导致的各类风险防不胜防,用户的账户安全如何保障?事实上,我国一直在加强规范第三方支付的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仍有部分企业和个人铤而走险,有些人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漏洞进行违规操作,我们能否从这些问题背后找出相应的伦理策略?通过对第三方支付的伦理分析,找到能够对第三方支付的法律监管进行补充的伦理建议,使监管更为有效?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学和法学两个角度入手,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解决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监管问题。然而,第三方支付的问题不仅遵循经济学解释、依靠法学研究对策,其问题背后也存在伦理价值的探讨空间。遗憾的是,在现有的第三方支付研宄中,有关信用、自律等伦理要求尚处于次要位置,被置于经济要求之后,伦理的规范性作用只被当成一种理性的经济计算的结果。事实上,第三方支付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恰恰反映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伦理德性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从伦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出发,伦理规范与相关立法之间能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使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更加合理有效。因此,本文从经济伦理学的研宄视角切入,在借鉴现有研究文献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经济伦理学的相关概念,综合分析第三方支付的伦理特征。研宄伦理价值在第三方支付的服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问题的伦理学成因。本文以第三方支付的伦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趋势与不足,并提出了本文的研宂方法和路径;第二部分对第三方支付作了定义,从总体上介绍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过程,简要分析了近年来日益突出的第三方支付问题;第三部分以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运行机制研宄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第三方支付的伦理属性,主要从信用角度切入,强调了第三方支付作为“信用”中介的伦理特性。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了第三方支付众多风险中的道德风险,以其中最为显著的沉淀资金的道德风险分析为例。基于对道德风险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作用分析,结合沉淀资金的道德风险问题,分析了第三方支付中伦理问题的成因。第五部分,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肯定了第三方支付的必要性,同时为完善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提出了相应的伦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