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对食道癌开胸手术病人应激红细胞糖代谢限速酶和膜流动性的影响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大中手术后糖代谢红细胞糖酵解通路受抑制,另两条糖代谢的次要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和多元醇途径)活跃。我们推测这与氧化应激有关。本实验通过对红细胞糖代谢的三条通路各自的限速酶——磷酸果糖激酶(PFK)、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醛糖还原酶(AR)的活性及膜脂质流动性的研究,结合对血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胰岛素的观察,以及红细胞内抗氧化酶的变化,以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手术应激的影响,从而为手术应激的调控提供依据。 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食道癌手术病人,均行左侧开胸食道癌根治术,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5例:Ⅰ组,3~4 mg/kg/h持续泵注异丙酚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Ⅱ组,异氟醚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持续吸入呼气末浓度为0.6~0.8MAC的异氟醚;Ⅲ组,丙泊酚持续泵4~6mg/kg/h;Ⅳ组,吸入异氟醚组,术中持续吸入呼气末浓度为1.1~1.5MAC的异氟醚。于麻醉前30 min(T1)、手术90 min(T2)、术后60 min(T3)及术后1天(T4)和2天(T5)共五个时点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血浆胰岛素(I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红细胞磷酸果糖激酶(PFK)、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红细胞膜脂流动性。 结果:(1)与麻醉前值相比较,四组病人血糖浓度均从手术90min起至术后2天明显升高(P<0.05)。(2)与麻醉前值相比较术后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为了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软件工程的相关研究工作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文章从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不够全面、对于数据的开发利
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干预在原发性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研磨敷贴
以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的436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治关系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从经验结果看出:拥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上市公司比没有政治关
目的:研究不同胆肠内引流术式在胆道再手术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再手术原因及不同胆肠内引流术的临床应用特点,比较远期效果、术式选择变化趋势,微创技术在胆道再手术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时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不对动物作任何处理,直接麻醉后剖胸取肺组织及左房血检测,此
目的研究兔心肺复苏(CPR)后血液粘度的改变、细胞因子的变化以及脑皮质、海马CA1区组织结构的变化。并探讨巴曲酶对兔心脏骤停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和对CPR预后的影响及其机理
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择荒漠草原区、人工固沙林地和流动一半流动沙地3类生境7个样地,利用Tullgren干漏斗法和手拣法采集土壤动物,研究土壤动物多样性及
[目的]探讨苏栀消肿膏可能的化瘀止痛作用机制,为临床新药的应用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模型,观察苏栀消肿膏和对照药物正红花油对象性软组织损伤
长期以来,与体育课密度测量密切相关的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划分存在已久,且一成不变,这种现象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较大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课堂
本文通过阐述自己编创经历中对舞蹈作品结构把握与细节处理的实践及感受,论述了舞蹈创作中结构与细节对舞蹈作品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旨在将亲历的舞蹈编创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