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信息的研究基础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在研究过程中,利用了量子的相干性,对量子信息的计算、量子编码以及量子信息的传输的新方法新途径进行探索。量子相干性及其导致的量子效应是量子信息的关键所在,量子计算远远优于经典计算源于量子并行计算的原理,量子密码的基础是量子测量中的波包的塌缩,而量子通讯中的基本则是相干叠加的代表--量子纠缠。作为量子通讯中的基本元件,量子纠缠的制备及其应用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从二十世纪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提出了EPR佯谬和Schr?dinger猫态开始,量子纠缠就成为量子力学理论和应用的基础研究问题。如今量子纠缠态的研究已经成为量子理论和量子技术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随着纠缠源研究的深入,为满足量子网络和量子通讯发展的需要,多于两个粒子之间的纠缠是研究的方向,特别是多色多组份纠缠源以它在网络存储信息与传递信息方面的优势成为量子光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本论文致力于在理论上研究连续变量多组份纠缠态的制备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对量子纠缠的概念及分类做了相关的介绍,特别地对连续变量多组份纠缠光的应用与产生方案的背景进行了阐述。2、研究了一种对三组份纠缠光进行频率上转换的方案。方案中采用了三个法布里帕罗腔,通过输入输出耦合镜注入三组份纠缠态光场,三个光模分别在腔内的二阶非线性晶体中发生了I类倍频非线性过程,通过计算发现输出的倍频后的光场保留了输入光场的三组份纠缠特性,即腔对输入的三组份纠缠光进行了频率上转换。3、基于耦合波导产生两组份纠缠光场的报道,研究利用耦合波导光学参量振荡器产生连续变量四组份纠缠光场的可行性。耦合波导光学参量振荡器是将两个具有二阶非线性特性的平行波导放置于光学腔内,它们之间有线性耦合。我们分别分析了在波导中发生I类倍频非线性过程和简并参量下转换过程两种情况,结果表明两种耦合波导光学参量振荡器都可以产生具有四模“振幅和”与“相互位相差”的纠缠特性的四组份纠缠光场。4、基于腔光机械系统中产生的各种量子效应,我们研究一种具有两个机械振子的环形腔。注入光场(相干激光或者压缩光)后,通过分析光场与两个机械振子之间的关联谱,发现这种装置能够使光场与两个机械振子之间产生纠缠,并且如果注入压缩光能够提高光子与机械振子之间的连续变量三组份纠缠态的纠缠度。这几种方案都各有优势,我们分别分析了产生的纠缠态与实验上的各个物理参数(分析频率,泵浦强度、耦合强度和温度等等)之间的关系,为实验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