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三期治疗对SD大鼠骨生长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huo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观察骨折三期治疗及一期治疗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生长因子BMPs,FGF-2及TGF-β<,1>表达及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中药治疗对骨折局部FGF-2表达的干预作用,从分子水平探讨中医骨折三期治则对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阐明中医骨折分期治疗的必要性,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为中医药治疗骨折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根据,指导骨折的治疗.材料与方法(1)实验方剂:实验所用方剂基于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正骨学》中的肢伤一方、二方及三方,各经加减而成.(2)骨折分期:根据骨折愈合分期方法与SD大鼠骨折局部组织学变化,将SD大鼠骨折愈合过程分为三期:早期,即血肿机化演进期;中期,即原始骨痂形成期;后期,即改造塑形期.(3)治疗分期:三期治疗:按照中药骨折治疗的标准方法进行治疗,即早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选用加减肢伤一方;中期:接骨续筋、舒筋活络,选用加减肢伤二方;后期:补益肝肾、强筋壮骨,选用加减肢伤三方;一期治疗:将骨折愈合的早期、中期与后期合并为一期进行治疗,将"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接骨续筋、舒筋活络、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融为一体,选用加减肢伤一方、二方与三方的综合方.(4)实验用药剂量:根据动物和人用药剂量换算关系确定SD大鼠的用药剂量,以此作为等效剂量,进行预实验观察用药剂量与骨折愈合速度之间的量效反应情况,根据量效反应确定实验最佳用药剂量为2倍等效剂量.(5)建立骨折模型:于SD大鼠双胫骨上1/3段前部的中点造成2 mm×1.5mm的缺损,作为骨折愈合实验模型.(6)随机分组:1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于造模后随机平均分为模型对照组、三期治疗组和一期治疗组,每组再随机平均分为9个小组,每小组6只.(7)实验干预:三期治疗组接受三期治疗,一期治疗组接受一期治疗,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应量的生理盐水.(8)标本处理:每组分别于骨折后1、3、5、7、9、12、15、21、28天各处死1小组动物,常规取材,标本常规固定、脱钙、包埋、切片.(9)检测与定量:常规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的BMPs,FGF-2和TGF-β<,1>,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对相应骨生长因子表达阳性细胞进行记数和MOD(Mean Optical Density,平均光密度)测定.结论〖1〗SD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各时间点BMPs,FGF和TGF-β<,1>表达的定量变化(MOD或阳性细胞数)描绘呈一双峰曲线:大体上由3部分组成:一个基础水平,两个高峰.〖2〗中药治疗骨折可以有效地促进SD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FGF-2的表达.〖3〗骨折三期治疗可以有效地促进SD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BMPs,FGF-2和TGF-β<,1>的表达,此可能是三期治疗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4〗中医骨折的分期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更有效地提高骨折愈合过程中BMPs,FGF-2和TGF-β<,1>的表达量,加速表达高峰期和峰值的出现,提高峰值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脑出血(ICH)患者发病后2周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皮素(ET)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动态变化,血TNF-α、ET和NSE含量与ICH患者出血量和病程的关系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