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处于非稳态环境中人体热舒适及人类行为表现方面的研究成为热舒适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因此,通过对温度的控制来主动影响人员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有许多研究是基于长期暴露在稳态热环境的下对人体热舒适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研究,但少有关于短期暴露于动态温度突变热环境下的研究出现,且在人体经历温度突变后,局部送风供冷的方式对人体的刺激反应以及工作效率的变化趋势也有待研究。本文在2018年夏季8月利用人工气候空间模拟办公室环境,来营造不同的温度突变环境,通过实验测试得到人体平均皮肤温度、人体热感觉和热舒适、认知能力三个方面的结果,结合以上因素分析温度突变后短期暴露热环境下的人体热舒适及工作效率的变化情况。根据实验设计,邀请了18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此次工作效率系统研究的实验,分别营造了三种不同突变温差(34-22℃、34-26℃、34-30℃)的突变环境,以及经历温度突变后,在高温暖不适环境(30℃)下使用桌面风扇局部供冷的突变环境。实验持续90分钟,包括预准备阶段与实验阶段,经历温度突变后,在填写主观问卷的同时,共进行3轮3项认知能力测试,分析了人体心理主观因素、生理客观反应并结合认知能力测试相关测试,提出系统定量的方法来评价室内热环境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内容和结果有:(1)将室内热环境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归纳总结为主观感觉评价、神经生理反应和认知能力三个方面,并提出一套系统的、定量的方法来评价室内环境舒适度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2)从夏季高温(34℃)环境进入到22℃、26℃、30℃环境降温突变条件下,工作任务的类型不同导致热环境对人员工作效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工作任务在相同的温度背景下的变化趋势和认知能力的反应结果不同,突变前的热经历对降温突变后给人体带来的“冷超越”使人体热感觉、皮肤温度、热舒适等状态有显著的影响,经历温度突变后,高、中、低温度条件下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不同,且在同一温度背景下、相同的工作任务在不同时间工作效率的变化不同。(3)在暖不适的高温条件下,探索突变热环境,配合使用桌面风扇供冷方式下的人体热感知和工作表现。采用高温条件(34-30℃)进行实验,另设置在30℃热环境中使用桌面风扇供冷进行对照。实验以研究热环境对人类生产力的影响,并考虑室内热感知和热环境复杂性的个体差异,研究了高温背景温度下空气流速的可接受程度及范围。本研究希望可以通过动态调节室内温度探究办公人员的热反应特征和认知能力,进而根据以上两种响应特征来分析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为日后提高人员的工作环境质量和动态调节室内温度,来间接的提高办公人员工作效率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