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不同突变热环境下人员热舒适性与动态工作效率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mi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处于非稳态环境中人体热舒适及人类行为表现方面的研究成为热舒适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因此,通过对温度的控制来主动影响人员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有许多研究是基于长期暴露在稳态热环境的下对人体热舒适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研究,但少有关于短期暴露于动态温度突变热环境下的研究出现,且在人体经历温度突变后,局部送风供冷的方式对人体的刺激反应以及工作效率的变化趋势也有待研究。本文在2018年夏季8月利用人工气候空间模拟办公室环境,来营造不同的温度突变环境,通过实验测试得到人体平均皮肤温度、人体热感觉和热舒适、认知能力三个方面的结果,结合以上因素分析温度突变后短期暴露热环境下的人体热舒适及工作效率的变化情况。根据实验设计,邀请了18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此次工作效率系统研究的实验,分别营造了三种不同突变温差(34-22℃、34-26℃、34-30℃)的突变环境,以及经历温度突变后,在高温暖不适环境(30℃)下使用桌面风扇局部供冷的突变环境。实验持续90分钟,包括预准备阶段与实验阶段,经历温度突变后,在填写主观问卷的同时,共进行3轮3项认知能力测试,分析了人体心理主观因素、生理客观反应并结合认知能力测试相关测试,提出系统定量的方法来评价室内热环境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内容和结果有:(1)将室内热环境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归纳总结为主观感觉评价、神经生理反应和认知能力三个方面,并提出一套系统的、定量的方法来评价室内环境舒适度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2)从夏季高温(34℃)环境进入到22℃、26℃、30℃环境降温突变条件下,工作任务的类型不同导致热环境对人员工作效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工作任务在相同的温度背景下的变化趋势和认知能力的反应结果不同,突变前的热经历对降温突变后给人体带来的“冷超越”使人体热感觉、皮肤温度、热舒适等状态有显著的影响,经历温度突变后,高、中、低温度条件下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不同,且在同一温度背景下、相同的工作任务在不同时间工作效率的变化不同。(3)在暖不适的高温条件下,探索突变热环境,配合使用桌面风扇供冷方式下的人体热感知和工作表现。采用高温条件(34-30℃)进行实验,另设置在30℃热环境中使用桌面风扇供冷进行对照。实验以研究热环境对人类生产力的影响,并考虑室内热感知和热环境复杂性的个体差异,研究了高温背景温度下空气流速的可接受程度及范围。本研究希望可以通过动态调节室内温度探究办公人员的热反应特征和认知能力,进而根据以上两种响应特征来分析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为日后提高人员的工作环境质量和动态调节室内温度,来间接的提高办公人员工作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装配式桥梁构造具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造价低廉、架设方便等优点,美国联邦公路局和各州交通运输部在积极推广快速桥梁建造技术,在国内下部结构预制拼装也是装配式桥梁的一个重要应用,如杭州湾、港珠澳、长沙湘府路快速化改造等。但国内关于装配式桥梁结构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桥梁上部结构,对于下部结构装配式构件还有待研究,因为预制墩柱节点连接技术具有施工快捷、性能可靠、具有较大施工容许误差等优点,故合适的连接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超高层、大体量建筑不断涌现,建筑用途也趋于综合化、多样化。近20年来,关于设有屋顶游泳池的建筑物屡见不鲜,但目前国内尚无对屋顶标准游泳池设计研究的先例,且关于游泳池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以某大厦大跨屋顶标准恒温游泳池结构设计为案例,介绍了游泳池底标准层结构选型与方案对比分析过程,重点研究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与游泳池的减震控制效果,并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本文的
在近百年的工业发展进程中,电机逐渐成为制造业和家用电器的主要动力来源,并且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汽车工业为例,它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工业支柱,但是近年来由于石化能源短缺、碳污染排放等系列问题,发展基于电机驱动技术的高效节能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电机作为新能源EV三大核心之一,其运行效率和转矩-转速输出特性直接与EV的续航里程、驾驶体验以及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提倡“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推动了可靠、可信农产品溯源技术的研究。本文认为现存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面临的以下问题:参与供应链企业主体、环节众多,中心化方式管理与运作成本较高,数据和信息整合困难;中心化存储造成数据存在恶意篡改,遗漏的风险,很难建立产业各方的信任关系,从而失去追本溯源的意义。区块链利用其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近年来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呈爆发式增长,大量早期建设的绕城高速公路达到了交通“饱和”甚至“过饱和”状态;当主线交通量较大时,从匝道汇入主线的车流会对运行的交通流产生较大干扰,导致运行车辆“走走停停”,继而引发入口匝道合流区交通拥堵;这不仅使交通运行效率大打折扣,还将产生高浓度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生态环境以及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微观仿真结合尾气排放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