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P13抑制NDV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机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gmq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属于副粘液病毒科下的一种禽类病毒,它能够特异性感染并杀伤肿瘤细胞。经过临床实验的验证,NDV对于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微弱的,通过自身的调节可以很快清除病毒,因此NDV可以被当作一种非常安全的溶瘤病毒。NDV不仅能够直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而且可以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或者影响肿瘤细胞的相关免疫原性来杀伤肿瘤细胞。由于现在癌症的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而溶瘤病毒具有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特点,因此NDV用于癌症治疗成为目前一个非常火热的领域。肝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六大频发的恶性肿瘤,同时该肿瘤具有恶性程度较高、病情发展很迅速、手术后恢复性较差等特点,所以肝癌患者呈现高死亡率。现在肝癌患者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的传统方法治疗,同时兼具一些辅助手段,例如放射线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然而使用这些治疗方法得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还存在严重的副作用,所以急需研发新型的肝癌治疗方法。正在这时候溶瘤病毒治疗肿瘤开始出现在研究者的视野里,但是把NDV治疗肿瘤全面推广到临床应用中去还存在很大的困难,这也是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究了USP13抑制NDV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机制。首先用NDV分别感染两种不同类型的肝癌细胞Huh7和HLCZ01,我们发现USP13无论是mRNA和蛋白都呈现一个下调的趋势,这暗示了USP13在NDV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然后分别构建USP13的过表达和沉默质粒,发现在两种肝癌细胞系中过表达USP13抑制NDV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而敲低USP13的水平,促进NDV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最后在机制的探讨过程中,发现USP13不影响细胞内NDV的复制,但是增强凋亡信号通路中的抑凋亡分子Bcl-2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凋亡。基于此,我们认为USP13可能通过增强Bcl-2表达,抑制NDV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本研究丰富了NDV对肿瘤细胞的溶瘤机理,而且为溶瘤病毒用于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以风能和太阳能为基础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了电网。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波动性会引起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储能技术是改善电网电能质量的有
Inconel 718镍基高温合金,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耐腐蚀性能、高的拉伸强度和蠕变性能。本文结合发动机机匣密封件的实际需求,分别以50μm厚的BNi-1a和BNi-2镍基钎料作为中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逐步加剧,电动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相比于电缆接触式充电,无线充电技术由于可以使得充电操作更快捷,同时没有插头插座常见的接触磨损,在恶劣天气下可以减小触电危险,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文针对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背景,总结了无线充电系统的分类和发展情况。2.介绍无线充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无线充电实现
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激励、消费升级和国民健康意识提升的三大因素驱动下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和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体育产业,积极寻求其内在价值。体育产业发展和体
四环素(TC)由于具有造价低、广谱抗菌等诸多特点,在医药、农业和畜牧业中被大量使用,其环境残留所引发的污染问题也受到大量关注。由于四环素的分子结构特点,单一的微生物或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传统的食用佳品。但鱼死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以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导致鱼体发生腐
在全世界,癌症是患病人数众多的一种疾病,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几种疾病之一,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癌症的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和遗传易感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群体中患病率最高的癌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乳腺癌预防的愈发重视以及癌症治疗手段的进一步发展,每年死于乳腺癌的女性较前些年有所下降,但是其发病年龄却在不断下降,几乎对所有年龄女性的身心健康都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因而,进一步探究乳腺癌发病及复发的具体机制,将可能对乳腺癌的预防、诊断、医治和预后提供更多帮助。转录因子FOXM1被发现与多种肿瘤发生密切联系,尤其是它在在众多乳腺癌细胞中
短裸甲藻毒素(BTX)是脂溶性海洋毒素,主要是由短裸甲藻产生并且能够在海产品中存在比较长的时间而不会及时分解。该毒素能随着食物链传递而到人类身上,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巨
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是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DSP)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是由海洋中的甲藻和鳍藻产生的一种疏水性脂肪酸聚醚型化合物,它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