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之非还原解释的两种路径研究--以塞尔和查默斯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d986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原论和非还原论是当代心灵哲学家对意识的两种解释立场,物理主义视域下的还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物理语言的层次得到描述,但是该理论面临着意识的存在、感受质等问题的质疑。非还原论的立场认为意识问题具有非还原性,不能用物理事实来解释,可这样做又会导致二元论、神秘主义和突现论。基于此,哲学家们提出意识问题的自然主义非还原解释,既保证了物理科学的地位,避免了非还原论出现的一系列质疑,又尊重了意识的非还原性,克服了还原论的局限。
  在对意识进行自然主义非还原解释的哲学家中,最具影响力、争议性的就是塞尔和查默斯。塞尔认为,意识是由大脑神经生物过程引起的,具有主观性,因此,把意识还原为客观的事物就会遗漏它的本质特征。查默斯认为意识是一种自然现象,主张用科学的方法解释意识,由于意识是自然地而不是逻辑地随附于物理,因而是非还原的。在比较塞尔和查默斯的意识理论时发现,二者之间既有共识又有交锋。一方面,二者都建立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上,承认物理主义的不完备和感受质的存在,对意识作出非还原解释。另一方面,因为塞尔和查默斯对自然主义的理解不同,导致了他们对论证意识的本质的重要思想实验“僵尸论证”产生不同的见解,进而就意识来源的问题上产生分歧,这也使得二者最终在解释意识问题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塞尔试图陈述意识问题非还原本质的,而查默斯则尝试提出解决意识的方法。
  自然主义的非还原论在产生之始就遭到了种种质疑。第一,非还原解释存在难以跨越的二元论鸿沟问题。尽管塞尔本人声称他是一元论者,并且明确表示反对二元论,但是当他在对意识作出本体论上的非还原解释时,难免就会陷入二元论局面中,史密斯甚至认为塞尔就是属性二元论的做法。此外,查默斯坚持属性二元论的立场对意识进行非还原解释,但是在心身关系中,这两者是如何发生关系的,并且,如果按照查默斯所言意识来源于信息,就会出现泛心论的问题。第二,对意识的存在的合法性地位的质疑。塞尔和查默斯的意识理论遭到了来自丹尼特的强烈反对,丹尼特否定意识的存在,认为意识只不过是人的一种错觉,这对塞尔和查默斯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质疑。如果意识不存在,那么塞尔和查默斯的研究根本没有立足点,并且现有的科学技术也不能证明意识经验到底是什么。总之,自然主义非还原解释虽然并非尽善尽美,但是它在意识的非还原解释路径上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解决意识问题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病,目前其病因未明确,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全球约有5亿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在全世界范围内,精神疾病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奥氮平(OLZ)在临床上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用药,具有严重的代谢副作用:如泌乳素增加、体重增加、嗜睡、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等,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及OLZ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不清楚。因此临床上亟需解决OLZ的疗效评价问题,为其精
传统已有上市的抗肿瘤纳米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仅能减轻副作用、不能增强疗效。以增强疗效为目的的新一代抗肿瘤纳米制剂需要有效克服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C),肿瘤蓄积(Tumor Accumulation,A),肿瘤组织穿透(Tissue Penetration,P),细胞摄取(Internalization,I)和药物释放(Drug Release,R)等五个体内过程中所存在的生理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免疫功能失调、自身抗体产生、滑膜炎性增生、关节骨侵蚀为特征的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破骨细胞(Osteoclasts,OC)异常活化引起的骨侵蚀是RA致畸、致残的关键病理进程,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通过与OC功能互作,介导骨免疫以减缓RA骨侵蚀。肠黏膜免疫系统与肠道菌群构成肠道微环境,二者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心境低落、快感缺失、睡眠和认知障碍为主要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虽然已有大量的抗抑郁药物上市,然而,目前抑郁症患者对治疗的响应率较低。另外,较多的不良反应也限制了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因此研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成为当今的迫切需求。远志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抑郁症的病因复杂,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新近发展起来的代谢组学
学位
第一部分内皮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  背景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表明,CXCL12基因位点(编码趋化因子CXCL12)与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肌梗塞相关。CXCL12有两个受体:经典的CXCR4和较新发现的CXCR7。已有研究显示CXCR4调控心肌梗塞和动脉粥样硬化,然而CXCR7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功能不清。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人及小鼠受损动脉血管内皮表达CXCR7,内皮细胞(EC)C
目的:观察知母皂甙(SaponinfromAnemarrhenaasphdeloidesBunge,SAaB)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myloidβ-protein25-35,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引起小脑颗粒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出生2~4d的SD大鼠乳鼠,取小脑,进行小脑颗粒细胞培养,8d后加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联合培养,继续培养24h后加入10μmo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sodiumferulate,SF)对淀粉样β蛋白(amyloidbeta-protein,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2~4d的SD大鼠乳鼠小脑,进行神经细胞培养,培养8d后加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联合培养,24h后加入10μmol·L-1的Aβ25-35,保护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10μmol·L-1,100μmol·L-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观测κ-阿片肽受体(κ-OR)的激活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心肌肥大的抑制作用;激活β1-肾上腺素受体(AR),κ-OR对肥大心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二十四孔培养板上进行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待细胞长成单层后换成低血清(体积分数0.04%)的培养基,分组给药48h后,用Lowrys法测心肌细胞的蛋白质含量;用消化分
本文以我国的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理论上对家族企业的概念进行了探讨,然后以家族企业固有的特点和性质为基础,阐述了家族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发展误区以及家族制管理的优缺点;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企业主等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河南、湖北、贵州、湖南四个地区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家族内部管理、企业的经营风险、职业经理人才市场等4个方面做了调查,粗略的描述了这些被访企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家族企业的管理现
学位
本文对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按照历史沿革,集中具体地介绍了人力资本思想的起源,从古希腊哲学家的著述,到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再到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说明人力资本思想缘起已久。第二部分从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两方面说明了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得以建立,及其理论形式出现的必然性,具体而言,在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过程中,传统经济理论遇到挑战,作为农业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的舒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