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网络发展的区域旅游合作协调研究——以大湘西地区为例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网络与区域旅游合作是双向反馈的系统,二者的发展演化始终交织在一起。交通网络的发展极大压缩了现代旅游时空距离,其演化决定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形成,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大湘西地区是我国西部山区最具旅游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是中国西部。因此,探究交通网络演化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协调关系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在选择大湘西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大湘西地区交通网络演化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水平为研究内容,梳理和总结相关理论方法,分析大湘西地区交通网络演化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协调状态和类型划分,阐述交通网络演化与旅游发展协调驱动机制,提出措施。本文共6章,具体论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从背景入手,阐述了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指出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首先,对区域、交通网络和区域旅游合作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系统论、核心外围理论、点轴理论、旅游区位论、协调关系理论分析。  第三章,大湘西地区交通网络与区域旅游合作的机理分析。首先,分析了交通网络-区域旅游合作的内生互馈机制和交通-区域旅游合作的外部刺激动力机制。  第四章,简述大湘西地区旅游和交通概况,通过改进可达性测度模型并以32个县市区为基本单元,运用ArcGIS空间网络分析技术,定性评价1996年、2007年、2013年大湘西地区交通网络可达性。并通过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模型测算出区域旅游合作水平,最后运用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划分出区域交通与区域旅游合作水平协调度的基本类型。  第五章,大湘西地区,交通网络与区域旅游合作协调响应政策研究。根据大湘西地区交通网络与区域旅游合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第六章,主要结论与展望。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