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锰锌铁氧体超细粉体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本文通过拉丁正交试验,以粒径尺寸为考察目标,将离子浓度比(A),反应PH值(B),水浴温度(C)和陈化时间(D)作为四参量,利用每一参量为变量进行试验确定各参量值,从而确定制备超细锰锌铁氧体前驱体粉末的条件。得到粒度最小的参量值如下:离子浓度比为1.707,溶液PH值为10.0,水浴温度为45℃,陈化时间为1h。并研究了前驱体粉末沉淀的条件,以及各种参量对粉体粒径的影响机理。在反应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用malvern激光粒度检测仪和扫描电镜观察粉体的粒度及分布状态,可看出平均粒度在0.5μm左右的前驱体粉末分布均匀,分散良好。 利用硅碳棒高温炉对具有吸波性能的锰锌铁氧体前驱体粉末进行了烧结制备。利用DTA-TG分析仪对前驱体粉末在20℃-1200℃范围内进行了差热分析。并研究了粉体的烧结过程,最终确定了锰锌铁氧体开始形成的烧结温度为727℃。锰锌铁氧体的生成反应为 MnO+Fe2O3→MnFe2O4 ZnO+Fe2O3→ZnFe2O4 分别在900℃,1000℃,1100℃,1200℃,1300℃下对前驱体粉末进行烧结,用波导法测定了各种烧结温度时锰锌铁氧体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并比较了这些电磁参数值。发现1200℃时烧结的锰锌铁氧体能够获得较好的电磁参数以及电磁损耗值。利用在1200℃下烧结制备的锰锌铁氧体粉末,和实验室所提供的Fe2O3粉末,以及纳米碳粉进行了复合吸波剂的成分设计。以涂层厚度(A),锰锌铁氧体粉末和Fe2O3粉末的含量(B),纳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米碳粉的含量(C),吸收剂的含量(D)为四个参量,进行了正交试验。制备了涂层,并对涂层吸波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还分析了锰锌铁氧体自然共振、磁滞损耗和畴壁共振等磁极化机制衰减吸收电磁波的各种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