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迁飞和再迁飞的生态机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le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是亚洲水稻种植区一种局地间歇性发生的重大农业害虫,具有大区域、长距离、季节性的迁飞习性,2003年以来在我国连年全国性大发生,给我国水稻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世纪70年代末的全国大范围多学科协作研究,业已证实了稻纵卷叶螟在我国东半部季节性南北往返迁飞的规律。但稻纵卷叶螟具有很强的再迁飞能力,其一次远距离迁飞常要经历多天的夜间飞行和白昼停息的过程,飞行过程极为复杂。目前尚不明确稻纵卷叶螟迁飞与生殖的关系以及再迁飞行为发生和终止的生理生态调控机制,因此无法准确提取蛾群迁飞的各项飞行时间参数。在轨迹分析未被普遍应用于该虫的研究之前,对稻纵卷叶螟的异地测报只能停留在大范围、大尺度的定性预报层面上,而对于中、小尺度内精细化迁飞路径的研究仍然束手无策。本论文将田间观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对稻纵卷叶螟的起飞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幼虫期拥挤和食物胁迫对成虫首次迁飞的诱导效应、实验种群的再迁飞能力及其与飞行强度、种群性质、环境因子(温度)和生殖系统发育的关系,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以期探索包括起飞、首次迁飞和再迁飞在内的各迁飞阶段的发生机制和环境调控机制,为稻纵卷叶螟的轨迹分析提供可靠的实测参数,为异地预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纵卷叶螟的起飞行为研究(1)根据田间系统调查及雌蛾卵巢系统解剖确定了2011年广西永福早稻田稻纵卷叶螟的主要迁出期,并通过大型罩笼观测,同步研究了田间自然状态下稻纵卷叶螟的起飞时刻、起飞比例和卵巢发育程度,分析了光照强度、天气条件(风、雨)等环境因子对起飞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的整个起飞过程一般在日落后20-40min内完成,并于昏影终时达到最高峰;日落前无起飞个体。稻纵卷叶螟具有大仰角起飞的特性,在起飞个体中,以落罩笼顶区的比例最高。降雨及2-3级风会显著降低种群的起飞比例。罩笼内起飞个体(迁飞型)与未起飞个体(居留型)的生殖系统发育程度表现出显著差异,表明稻纵卷叶螟在第一次远距离迁飞时存在“卵子发生与飞行共轭”的现象。(2)在室内条件下,通过自主设计的起飞观测装置,利用人工模拟的黄昏环境,分别对迁出种群以及本地繁殖种群的起飞、扩散行为与日龄、性别和环境因子(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日龄稻纵卷叶螟的飞行比例存在显著差异,以羽化后24 h内成虫的起飞和扩散比例最低,2日龄的迁飞起飞比例最高。迁出种群雌蛾的产卵前期平均可达7.6 d,在羽化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成虫均可保持远距离飞行的潜能和欲望。本地繁殖种群的起飞数量明显低于迁出种群,但仍占有一定比例,田间各代均有一定比例的外迁个体,这种种性特征不会因室内继代饲养而完全丧失。光照和温度是影响稻纵卷叶螟起飞的重要环境因子。成虫的起飞行为需要在一定光照强度的触发下才能发生,起飞高峰发生在0.1-1.01x,最适光强范围约为301x以下。起飞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30℃,最适温度为26.6℃。在一定范围内,起飞比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并于26℃达到最大值;超过26℃起飞比例反而下降;10℃下没有个体起飞。不同性别个体的起飞行为对温度的响应有所不同,对于夏季北迁种群而言,在首次迁飞发生期,当具备适宜的光照、温度等适于起飞的环境条件时,雌虫的起飞欲望高于雄虫;但在低于20℃的条件下雄虫的起飞比例高于雌虫,说明起飞时雄虫对低温的耐受力更强。2.幼虫期拥挤和饥饿对成虫首次迁飞的诱导效应为了明确幼虫期拥挤和突发性饥饿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种群增长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迁飞的诱导效应,对室内条件下不同幼虫密度以及不同饥饿龄期、不同饥饿时间处理下饲养的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虫期拥挤显著降低了蛹的重量、存活率以及雌虫繁殖力。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加,幼虫取食速率加快,发育历期缩短,化蛹时间与单头饲养试虫相比提前2 d。与之相反,短时间的突发性饥饿处理及其随后的补偿性生长使幼虫的发育历期延长,化蛹时间与未饥饿处理试虫相比推迟3-4 d,蛹期延长1-2 d。幼虫饥饿同样降低了蛹的重量,但对雌虫繁殖力没有显著影响。不同龄期、不同时间的饥饿效应对稻纵卷叶螟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4L-36h>5L-36h>4L-24h>5L-24h。尽管就不同性别而言,雌、雄个体拥有相似的发育策略,但雌虫面对种群拥挤和食物缺乏等不良环境时比雄虫更加敏感。所有处理对雌蛾的产卵前期均无显著影响。认为稻纵卷叶螟种群在面对拥挤和食物短缺时的发育应对策略有所不同;幼虫期出现的这两种胁迫因子不会诱导成虫迁飞行为的产生。3.稻纵卷叶螟实验种群的再迁飞能力在人工气候室内,利用计算机控制的昆虫飞行磨系统测定了稻纵卷叶螟2日龄首次起飞成虫的飞行能力和再迁飞能力,研究了夜间的主动飞行节律,明确了飞行强度对成虫起飞比例和再迁飞次数的影响,并对室内饲养不同世代后种群的再迁飞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12h的人工暗期内,稻纵卷叶螟成虫的主动飞行主要集中在进入暗期后的前4-6个小时;其中强迁飞型个体的平均续航时间为7.6 h,迁飞型个体为4.9 h。飞行强度对再迁飞能力影响显著,每个夜晚吊飞8h成虫的再迁飞能力显著低于4h处理,表现为再迁飞次数的减少和再迁飞比例的下降。田间种群与室内种群的再迁飞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田间采集的稻纵卷叶螟种群在室内饲养一代以后,单次持续飞行时间、飞行距离以及飞行速度均没有明显的降低,仅表现出再迁飞次数的减少;但室内饲养二代后各项飞行参数与田间种群相比都显著下降。田间种群平均可进行4次再迁飞,最多8次;室内饲养一代种群平均可进行2次再迁飞,最多5次;而饲养两代以后大部分个体仅能连续飞行2天。在低强度飞行模式下雌、雄个体的再迁飞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但雌虫在高强度飞行模式下表现出更好的飞行“耐力”,发挥出明显强于雄虫的飞行潜能,表现为首次起飞夜晚的持续振翅时间较长、午夜后飞行活跃度较高,且每次吊飞8h处理下雌虫的再迁飞次数以及再迁飞3-5次个体的飞行比例和单次持续飞行时间、飞行距离、飞行速度均显著高于雄虫。4.温度对稻纵卷叶螟再迁飞能力的影响在未交配条件下,20℃-29℃范围内成虫均能进行正常的飞行活动,且雌、雄个体的飞行能力没有显著差异。260C条件下成虫的飞行时间最长、飞行速度最快、飞行距离最远,种群的再迁飞比例最高,再迁飞次数最多(平均2.42次,最多5次);其它三个温度下大多数个体仅能完成一次连续飞行,无法进行再次飞行。虽然20℃、23℃和29℃下成虫的平均再迁飞次数(分别为0.53、0.81和0.75次)、再迁飞比例没有显著差异,但对飞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低温显著降低了成虫的飞行速度;而高温下成虫飞行后的死亡率大大增加,表现为29℃下个体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其它温度。5.再迁飞过程中飞行与生殖的互作关系通过飞行磨吊飞和对飞行器官与生殖系统进行系统解剖,观察了雌蛾在再迁飞过程中的飞行肌与卵巢发育进度,比较了交配前后雌虫再迁飞能力的差异,并对飞行与生殖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再迁飞过程中,随着飞行次(天)数的增加,飞行肌并没有发生明显降解,飞行器官与生殖系统的发育是同步进行的。再迁飞对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受飞行时间长短的左右,飞行1-3个夜晚显著促进雌蛾的卵巢发育,飞行4-5个夜晚无显著影响,6个夜晚之后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出现交配率降低、生殖力下降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生殖对飞行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效应,交配状态、产卵与否对再迁飞影响不大。综上所述,在本文以及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针对稻纵卷叶螟的迁飞模式提出一种新的概念:迁飞行为起始于个体性器官发育的未成熟阶段,但成虫在再迁飞过程中不符合“卵子发生与飞行共轭”现象,雌蛾的卵巢发育、交配、产卵可与再迁飞同步进行,并在迁飞途中可能会有一至多次交配,产卵之后可以继续飞行。
其他文献
音乐审美认知能力是指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的能力,是音乐学习的重中之重,每个人的审美认知能力不同就导致对作品的理解不同,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表演效果。在声乐教学中,审美能
<正> 近几年我院收治外伤性前房出血43例共45只眼,采用立止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3例患者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9岁~56岁,平均32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迟发呼吸衰竭[1]多发生于胆碱能危象消失以后的中间综合征.时间和反跳时间相近,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反跳,治疗上加大阿托品的用量,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年来,汽车工业大量采用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一些过去由机械部件完成的功能被电子元件所取代,使汽车在性能、功能、效率、节能等方面都向更高水平发展. In recent ye
<正>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于2012年3月29日正式成立。学院由中国人民银行与清华大学合作,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学院以"培养金融领袖,引领金融实践,贡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原虫病,由龚地弓形虫引起。弓形虫寄生的宿主范围非常广,除了寄生于犬外,还寄生于人和其他动物。临床病例多见于猪,犬、猫多为隐性感染,不表现症状,只
针对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完美协调的靖州苗族歌鼟,从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视角进行翻译探讨,提出文内释义、副文本诠释、画外音解释与视频式
因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及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如不早预防、早处理,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针对这一因素,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明显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