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育是人类种族延续的方式,生育权是基于人的本性而生的一项基本人权。对我国而言,生育权是一项“新兴的”权利。学术研究刚起步,处于争议、摸索阶段:立法上相对滞后,相关的民事法律缺失,公法规定又过于原则化。这种现状已经不能应对日益增多和复杂化的生育权纠纷。本文试图从生育权的基本理论和生育权的具体实践两部分展开,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具体的立法思考。
本文大约4,5000字,共分六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生育权的历史发展及合理性分析。阐述了生育从自然行为阶段到义务阶段,最终过渡到权利阶段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澄清了一些学者对“生育权”概念的质疑,从社会发展、权利正当性、法律缺失三个方面论证了生育权产生的合理性。
第二章为生育权的概念。本章致力于研究“生育权是什么”的问题。首先总结了国际社会对生育权的普遍定义和我国法律对生育权的界定,并对我国学者在生育权定义上的各种理论学说予以梳理和辨析,重新对生育权作出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本章进一步阐述了生育权的权利内容--以生殖健康权为基础,生育权决定权为核心,生育保障权为辅助的完整的权利。
第三章为生育权的性质分析。在理论上更进一步地研究生育权的权属特征,分层次逐一论证了生育权是基本人权、私权、人格权、绝对权和支配权、既得权和期待权。其中较为关键的是对生育权是人格权的论断。生育权最大的学术争议即“身份权”和“人格权”之争,本文在总结、归纳各家学说的基础上,从根本上驳斥了“身份权”说,认为“身份权说”所依据的是对事物的价值判断,而非从事物本质属性出发去考虑。
第四章为生育权与我国的生育文化。从这章起开始探讨生育权的实然性问题。任何权利的实现都不能脱离一国固有的文化环境。本章通过对我国传统生育文化特点、现代生育文化发展趋势地分析,研究我国的生育文化对生育权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这种研究是必须的,是生育权实现面临的第一问题。
第五章为生育权实现的限制。进一步探讨生育权实践中的问题。任何权利在现实中都是受限制的权利。生育权实现中,有自然原因而造成的限制,法律也会基于利益平衡的考量对其权利主体和权利内容予以限制。本章主要对上述三方面的限制进行理论分析,其中还谈及了夫妻生育权利冲突、单身女性生育权、死刑犯生育权等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第六章为对生育权制度的法律建议。本章在总结了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后,斗胆对生育权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构想。立法上,对民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构建生育权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具体的法律建议;并进一步提出构建和谐的生育文化以促进生育权实现的初步构思。
本文的目标是立足于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在诸多有争议的命题上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展开论述,采用实证、比较分析等方法,剖析生育权的概念、性质、限制等问题,并进而对生育权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初步建议。生育权是个复杂的问题,还需要更进一步地探索,期望此研究能对我国生育法制环境的改进和完善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