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写作被看作衡量英语学习者是否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写作可以考察学生用已掌握的英语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英语写作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使用英语的准确性。议论文写作是中国大学英语写作课程的重点,也是国内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国外托福、雅思考试中的重点。所以提高学生议论文的写作质量是中国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目标。衔接在英语写作中至关重要,语篇衔接度高可以让文章条理清晰,通俗易懂。衔接手段使用的正确与否也对英语写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自从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所著的《英语的衔接》问世以来,很多学者开始关注衔接理论。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分类,英语中的衔接手段可以分成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语法衔接手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衔接理论为理论依据,以语法衔接手段作为研究框架,探索中国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大学生对四种语法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和各自的使用偏好,并解释产生差异的潜在原因。本文以鲁汶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作为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以中国学生笔语语料库2.0版作为学习者语料库,从中各自抽取50篇写作主题相似的议论文组成两个子语料库。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 3.5.8检索各个语法衔接手段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使用卡方检验计算器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两个语料库中,照应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法衔接手段,连接排在第二位。中国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大学生都很少使用替代和省略。在照应上,中国大学生使用I,you,we,they,it等人称照应明显多于本族语大学生,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更倾向于用we而不是I;使用it作为形式主语的使用频数显著低于本族语大学生;使用指示照应the和that明显少于本族语大学生。在连接上,中国大学生使用 and,besides,what’s more,but,actually,so,because,firstly/at first,secondly和thirdly明显多于本族语大学生;使用转折连词yet明显少于本族语大学生。在替代和省略衔接手段上无明显差异。对产生差异的各项进行个案分析,发现中国学生对衔接手段认识不够正确、全面,语域意识不够。母语的负迁移和文化也对上述差异有潜在影响。本文对在以往衔接手段的研究上进行微观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此外,本文对中国大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利用本文的结果,纠正学生滥用和误用语法衔接手段,指导学生在议论文中进行语法衔接手段的练习。对中国大学生来说,可以自己总结自身语法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进而提高写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