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遥感监测与区域对比——以福州和台北为例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就是土地利用与覆被(landuse/landcover),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已成为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是全球研究的重点,区域和地方尺度上的典型研究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综合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区域信息,也是参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具体途径。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福州市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城镇建设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急剧扩大,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显著。本文利用TM遥感数据和高光谱ASTER遥感数据,运用3S技术,结合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福州市1988年-2004年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明确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和方向。通过对福州市人工建筑物面积扩展的时空分析,及时发现其变化规律,模拟并预测其发展趋势。通过福州市与台北市的土地利用/覆被的现状对比,分析其在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综合利用程度等方面的异同点,为做大、做强省会城市和科学发展城市提供理论依据。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对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对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我国城市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加大了城市社会管理的难度。实践证明,转型期凸现的大量城
随着计算机为媒介(CMC)的交流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现实居住社区的网络社区悄然兴起,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前景广阔,对现实社区的影响也已有所表现,并
作为地质历史时期的一个横截面,地史最新的一页,全新世环境演变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以今推古和将古论今的纽带作用。中国黄土高原的黄土,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信息载体,是连续性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