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需求区域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运营模式及适应性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b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区域不断外扩,在大城市周边一定距离范围内形成了众多小型的卫星城镇。然而,这些地区人口密度低、出行需求低并且出行地点比较分散,使得公共交通出行需求较少,难以维持固定线路、固定班次的传统公共运输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居民的出行。同时,在主城区小型社区周边,出行高峰时期出行人数较多,常规公交能够实现经济有效的运营。而在出行平峰时期出行人数较少,常规公交完全不能实现经济有效的运营。随着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逐年增加,常规公交也不能为这些特殊人群提供比较高品质的服务。而能够提供门到门运输服务的出租车出行费用往往较高,不是一般工薪阶层所能随时承受的。常规公交的这些缺陷,不但造成了居民出行极为不便,还降低了其对居民出行的吸引。因此,为了公共交通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来完善现有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首先,本论文基于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的基本概念,深入学习国外的成功案例,以及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需求响应式公交的服务特征、车辆类型、通行能力,并对该运输模式与其它运输模式做出比较。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其市场定位、服务机制、运营模式、功能需求、运营流程等,构建了该服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其次,结合我国城市经济水平、城市结构、人口结构以及我国交通信息化发展水平,剖析我国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外部条件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再深入分析其关键技术参数(松弛时间、需求响应式公交固定站点、服务区域、发车频率、车辆技术速度),构建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的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本文以重庆市城市边缘地区以及主城区小型社区平峰时段为例开展需求响应式公交的适应性分析,并对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在我国发展提出些许建议。本文根据对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系统的研究表明:在城市边缘地区和主城区小型社区等低需求区域适合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需求响应式公交服务不仅能够提高居民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性,还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使公共交通运营企业所获利益增加。本文为我国低需求区域发展需求响应式公交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例参考。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改性塑料在汽车保险杠上的用量正在逐年递增。这一现象与改性塑料具有密度较低、防腐性能较好的特点息息相关。用改性塑料制造的保险杠既具有时代美感,又不丧失它
形象德育是依托和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形象德育具有直观性、感染性、体验性和示范性等特征。形象通过模仿、渗透、认知等途径传载思想而成为
“凤达1号”蛋鸡【(农09)新品种证字第72号】是安徽农业大学和荣达禽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蛋鸡新品种(三系配套系),2016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为研究“凤达1号
巨灾风险即自然巨灾风险,包括地震、洪水、飓风、海啸等严重的自然灾害风险,具有模糊性、发生频率低、损失巨大且差异大和蔓延性强等特点。对此,国内外学者基于可保风险理论,
天祝藏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自1998年以来各类新闻节目均建立起了藏汉双语的传播机制,形成了天祝新闻节目的最大特色,在正视少数民族受众,推进现代化,传播党的声音,以及传承民
针对龙岩中心城市大气环境整治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状况,分析了影响整治成效的症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使用CIVIL 3D构建渠道模型,通过3ds Max进行部分模型修改及导出,并在Lumion中将渠道模型进行渲染演示,使设计师可以有另一种对渠道模型进行快速渲染的方法。
<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日前就新农村建设现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涉及17省(市、区)、20个地级市、57个县(市)、166个乡镇、2749个村庄。
县域乡村教师有效培训的着力点在于乡村教师培训的全员性和全过程。以生态学为理论依据深入分析县域乡村教师有效培训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主体生态环境、中观生态环境、外围生态
<正>3月23日,2017年两岸暨港澳民航交流座谈活动在昆明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融合发展·共享共赢",旨在加强两岸行业交流,深化与港澳民航合作。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