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性的遗失与幸存——《最蓝的眼睛》中两位黑人小女孩之对比分析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是20世纪最为杰出的非洲裔黑人女作家,1993年因其卓越的创作才华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黑人女性。她的作品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特别是黑人妇女的精神世界。   1970年,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问世,是黑人作品题材的一个新突破:这部小说史无前例地用黑人小女孩作为故事的主角,讲述的是年仅十一岁的佩科拉在1941年的遭遇。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粗暴、同学的奚落和成年人冷漠之中的佩科拉懵懂地察觉自己生活的困境源于自己是个丑陋的黑人小女孩。于是,她渴望自己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变得漂亮而取得众人欢心,并由此获得幸福。她遭生父强暴后,早产了一个死婴,这使得无人关心帮助的佩科拉最后堕入疯狂状态。小她两岁的同龄人克劳迪娅作为小说第一人称叙事者,对佩科拉的悲惨一生作回顾。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之下,佩科拉“倒下”并陷入了“疯狂”,然而克劳迪娅却“长大成人”来叙述这个故事。   本文以文化研究与后殖民研究为理论基础,着重分析文化霸权的一种实现模式,即文化机构霸权,并通过分析这些文化机构,揭露它与主导权力者的共谋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部分黑人的生存和心理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克劳迪娅叙述的不仅仅是佩科拉的毁灭,也是她本人的自我生存实践。莫里森试图通过小说指出,非裔美国人要实现自我价值必须保留住黑人传统文化。本文将黑人传统文化与两位黑人小女孩的命运、遭遇及其表现连接起来,说明这个道理:那些遗失了自己的黑人性,承认低白人一等的黑人女性最终将走向自我毁灭;而那些坚守黑人传统文化并参与文化弥合伤痛的黑人女性最终将确立自我身份,找到自身价值。在这个白人和男人支配一切的社会里,两个黑人小女孩佩科拉和克劳迪娅由于性格不同而导致了不同的命运。   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托尼·莫里森作为黑人女作家的创作艺术来源及写作立场,简要地叙述了《最蓝的眼睛》的内容纲要,说明本文的写作意图。   第一章以文化研究与后殖民研究为理论基础,探讨20世纪40年代初,白人通过教育系统和传媒对黑人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控制,并对这些控制进行文化批评式解读。   第二、三章分别从三方面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两个黑人小女孩进行对比分析:第一,不同的家庭模式对两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她们在家里是被排斥和疏离还是被接纳和融合;第二,在白入主流文化所定义的女性身体美标准的冲击下两人是困惑和盲从还是体察和抗争;第三,两人面对社会及社区主流文化是消极和沉默还是抵御和坚守黑人文化传统。   在结尾部分,本文作者得出结论:托尼·莫里森,就像惠特曼当年号召美国人民“赞美自己,歌唱自己”一样,通过鲜明的对应和对比引导黑人,尤其是黑人妇女儿童唱“自己之歌”,保存自己的黑人性。她似乎希望通过作品来找寻一个文化治疗的方案,使所有那些期待通过抛弃本民族文化传统融入主流社会的黑人能从自我憎恨过渡到自我肯定。
其他文献
我的拖延症啊,那是地球人都知道。  这天早上,老妈又使出她的狮吼功吼我起床了。好不容易挣扎着爬了起来,我的拖延症又开始作怪了。  “再见了……我想我的生命该结束了……”挤出最后一点牙膏的时候,我好像听见了它深沉的声音。  “再见了……你不在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的牙齿。”我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我和牙膏婆婆妈妈地“告别”了半天,老妈忍无可忍,冲进来踹了我屁股一脚:“快去给我吃早餐!
期刊
致富报是张农村经济报,早在创刊之初,我们就把经济信息服务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两年多来,我们围绕推进农村经济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这一中心,组织、开展经济信
正如Rost指出的,在二语学习环境中,听力至关重要,因为它给语言学习者提供语言输入。任何二语学习都需要有恰当语言输入才能开始。长期以来,二语学习者们最困扰的障碍就是听力,特别
荒诞元素的运用是纳博科夫小说《斩首的邀请》中一个明显的特征。但是,目前在国内外尤其在国内,还未形成对这一论题的深入研究。对《斩首的邀请》中展现出来的荒诞性进行全面
三十多年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使我们深信语言具有隐喻性,但对语境如何影响隐喻,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旨在对空间介词IN的空间和隐喻意义,从动态的角度给予分类,并重点探讨介
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新闻报道十分重要,它同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关系密切,这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不少经济稿件枯燥乏味,群众不愿看,这也是事实。中宣部负责同志最近在首都
现场口头报道,有的叫现场报道,有的叫口头报道,也有的叫现场口头录音报道。它和一般录音报道不同的地方,就是录音报道中的文字叙述是记者写好,由播音员或者记者自己在播音室
在国内美术专业院校,目前的情况是书法和篆刻这一类中国传统美术基础课程成为各院校意向重视和表面重视的课程:要么开设为鉴赏课、理论课或选修课,要么只纳入国画专业的必修
期刊
厄尼·派尔被认为是二次大战时期美国最伟大的军事记者。优秀的战地通讯使他获得1944年普利策奖。他的代表作,有对北非战役和诺曼底登陆的连续报道。这里节选的是他在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