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机流通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货币资金的行业,因为上游农机制造行业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农机制造商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不接受农机流通企业以商业信用的形式采购农机。同时,下游客户的购买力较弱,一般农户对大多数农机都难以一次性付款。而且农机流通行业整体呈现“小、散、乱”的特点,行业内各家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除了价格战,各企业普遍采取赊销策略来争夺市场,从而导致众多农机流通企业拥有较高的应收账款并大量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但是,行业内各家企业还普遍处于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方法落后的状态,在赊销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使得应收账款中存在大量呆账、坏账。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使得企业没有足够的货币资金来采购商品,甚至导致资金链断裂,因此对农机流通行业的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运用信用管理理论对JF公司的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公司在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在JF公司为期九个月的调研中,笔者首先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发现了公司在信用管理上存在问题;然后通过在调研期间获取的经营数据以及访谈结果深入了解公司的经营管理现状,对公司在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剖析,结果发现主要有五个问题,即客户信用信息缺失、缺少量化的信用政策、缺少有效的催收政策、坏账计提比例过于保守和组织结构缺失。然后,笔者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农机流通企业的特点,分别提出了五点改进建议,包括建立全面的客户档案、完善信用政策、加强账款催收、调整坏账计提的比例和在总部增设信用管理部。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用于保证管理政策能够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此外,本文认为我国农机流通企业不仅要加强内部的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也应该有效地利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家制定的政策优势,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合理利用农业信用担保贷款支持等。本文希望通过对JF公司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的解剖,达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为农机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加强企业的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