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协同化学科服务模式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yuz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中心,面对当前瞬息万变的信息环境,以及知识创新的新局面,如何更好地收集、整理、提供信息,并将其主动地融入到用户的环境之中,向用户提供学习、教学、科研等服务项目,最大程度的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信息,成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当务之急。学科化服务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应运而生。然而,随着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教研活动的日益增多,这些新的研究领域超出了传统的学科划分体系,随之而来的新的服务需求也超出了过去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学科馆员已经很难再按照既有的学科分类体系来提供相应的学科服务,用户对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需求的日益增长,已经超出一馆、一室所能承受的范围。当前学科服务的供需矛盾不断的凸显出来,要将学科服务继续深入推进,就必须要在现有学科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引入协同机制。不仅要在图书馆内部协同,更要拓宽思路,争取更多的外部协作机会。以多种协同化学科服务的模式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在当前的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中,很多都开展了协同化学科服务,本文从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中,各选取了14所高校图书馆,通过一一登录这28所高校图书馆的主页以及对国内外部分高校图书馆馆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得出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协同化学科服务模式各自的特点及存在的差距。同时,笔者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以及对个别馆员的邮件访谈,分析总结出了国内高校图书馆与国外高校图书馆存在这种差距的原因。此外,本文还列举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几种协同化学科服务模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并在现有协同化学科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步地提出了协同化馆际合作的新思路,拓宽了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途径。最后,本文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馆际协同化学科服务的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这两个案例的成功来证实这种馆际协同化学科服务模式在实践中的可行性。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对于协同化学科服务的研究大多只是探讨学科馆员团队建设以及团队成员内部的协同问题,很少有人提及学科馆员与其他层面尤其是与本馆或者本校之外人员或者机构的协作,本文拟就高校图书馆协同化学科服务的几种模式进行全面探讨。
其他文献
通过对科学知识扩散相关文献的梳理,构建科学知识扩散的研究框架,并对研究对象、扩散关系表示、衡量指标、扩散模型等方面进行详细评述.扩散的对象包括期刊、学科、科研人员
CRP系统是以高校教育教学为核心,以ISO9000架构为流程总线的校园资源计划,其功能模块之一是图书馆子系统。分析当今高校图书馆运行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在CRP系统下,高
论述我国科学家科学交流的落后状态及其主要原因,阐述替代计量学的生态体系,据此构建在线科学交流新模式,详细论述其传递机制和过滤机制,进而刻画基于替代计量学的在线科学交
运用美国公共图书馆HAPLR评价体系,对我国31个省域公共图书馆进行HAPLR等级排名,并指出该评价系统的局限性,在改进HAPLR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省域公共图书馆的DEA绩效测算,重
针对馆藏评价中评价标准的构造问题,提出目标馆藏的概念。它是指在适用性、适应性以及经济性上满足一定要求的文献资源集合,由本地子集和全球子集构成。然后以期刊为例,说明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下,公共行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社会许多领域的发展都呈现一定的转型期特征。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入手,分析了图书馆制度
基于201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全美排名前25位的图书馆与情报学专业院校中的18所院校,分别从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课程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6个方面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乙烯行业发展很快,但乙烯自给率仍较低。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了国内广泛建厂的积极性,十多个省市纷纷提出乙烯项目建设规划。面对中国乙烯行业
出版服务已经成为国外大学图书馆新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其中“图书馆-出版社”合作模式是其重要特点.从合作对象、合作内容、合作模式及营收模式等方面对国外大学图书馆与出
分析图书馆读者培训服务的现状,针对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精细化管理;分析读者培训服务精细化管理微观上精细、宏观上系统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定将读者培训服务精细化管理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