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传记忆是对个人生活事件的记忆。Tulving1972年将自传记忆的概念置于情节/语义记忆系统中界定,并认为自传记忆是与自我有关的情节记忆。1996年Brewin根据其对PTSD病人的研究发现自传记忆存在两个表征系统,即情节表征系统和语义表征系统,并提出了双重表征系统理论。2000年Conway也提出类似观点。虽然目前双重表征系统的存在已得到学界共识,其研究也涵盖了激活特点、提取视角、病例及其生物适应意义等领域,但两个表征系统存在的意义和相互关系却一直没有得到细致的研究。本研究改进了Brown的事件追索任务,并通过在追索任务中激活不同表征系统的方式来控制回忆任务中的激活系统、分析双重表征系统在事件追索任务中的激活特点和关系、探讨不同情绪自传记忆双重表征的适应性作用。实验1通过指导语控制回忆任务中激活的表征系统,并利用事件追索任务探索两个系统各自的整合原则和情绪极性在双重表征激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回忆任务可以激活不同的表征系统并使回忆事件具有不同的事件特征;在表征系统的激活中存在语义和情节系统的竞争及协作;激活系统受情绪极性影响,积极事件更加偏向于激活情节系统,消极事件更偏向于激活语义系统。实验2通过对调实验1中被试所处的激活水平来探讨在提取过程中两个系统的竞争是否存在可逆性。结果表明:改变回忆任务中所激活的表征系统可以改变追索任务中回忆事件的特征,表征系统的选择具有可逆性。两个表征系统并不是分离的结构,激活表征系统的选择取决于回忆任务。实验3比较了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并要求被试评价两次实验中回忆事件的相似性。结果表明:不同实验情节下,语义激活和情节激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语义和情节激活系统同时激活有赖于充足的认知资源和语义情节表征的联结。通过上述三个实验,得到下列结论:双重表征系统是自传记忆表征的机制:语义表征系统和情节表征系统分别表征着记忆的体验成分和事实成分。语义和情节两个系统并不存在结构性的分离,其激活取决于回忆任务,并受自传记忆功能的影响。双重表征系统的存在实现了自传记忆中自我与情绪的同一/反应作用,它通过寻求意义和提供数据支持自传记忆基本功能的实现。积极事件由于这一功能而更多地激活了情节系统、采用更多的现场视角;消极事件激活了更多的语义系统、采用更多的旁观视角。两个表征系统在提取任务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认知资源和情节/语义充分联结的条件下两个表征系统可以同时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