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Cs-Pluronic F-127水凝胶复合体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复合温敏性水凝胶Pluronic F-127移植治疗椎间盘髓核缺损退变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取6只1月龄的健康新西兰白兔,雌雄不限,取骨髓2 ml,分离培养BMSCs。取第3代BMSCs,用Lentivirus-GFP慢病毒标记第三代BMSCs。在低温下配制PluronicF-127水溶液,进行GFP-BMSCs-Pluronic F-127复合物的制备。将24只动物建立兔椎间盘髓核缺损退变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n=6):正常对照组仅分离暴露椎间盘,不作任何处理:移植治疗组将25μLGFP-BMSCs-Pluronic F-127水凝胶复合体注射入缺损椎间盘中心;干细胞组将25μLGFP-BMSCs注射入缺损椎间盘中心;缺损退变组仅注射入0.01 mol/LPBS液25μl。移植后8周处死动物,取出脊柱行MRI检测,测量各椎间盘的信号强度和邻近椎旁肌肉的信号强度的标准差,计算信号/噪声比(signal-noise ratio,SNR);取出相应椎间盘行翻红O固绿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行灰度值测定和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多糖含量。荧光显微镜观察髓核组织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布情况。   结果:4组椎间盘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翻红O固绿染色示:正常对照组及移植治疗组椎间盘染色明显,椎间盘结构清晰;干细胞椎间盘结构尚可;缺损退变组椎间盘结构紊乱,髓核组织和外周纤维环分界不清。移植治疗组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含量明显较缺损退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仍能观察到绿色荧光,细胞呈团块状,分布不均。   结论: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髓核内存活,与Pluronic F-127水凝胶复合体可修复椎间盘缺损退变,为临床应用可注射式组织工程髓核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奠定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过程控制工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专业课,是密切结合过程工业实际的技术性课程,教学内容源于生产实践,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如多媒体课
研究背景:分子影像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MRI由于具有空间、时间分辨率高,无电离辐射,能同时获得解剖及生理信息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MSC)是存在于骨髓质中除HSCs之外的另一类具有自我复制、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组织干细胞。在一定的体内
目的:本研究检测分析RA患者和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Atg9a的表达;RA患者、健康人群及其他自身
目的:   探讨Polo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1,PLK1)和趋化因子配体18(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18,CCL18)在原发性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且探索其与肝癌病人临床病理特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