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4L与2C3L射频消融策略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不仅可导致心悸、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还存在脑栓塞、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射频消融术已经成为指南推荐的症状性房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优化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涉及对发病机制的探讨、手术器械的研发、综合管理方案的落实和手术策略的制订等多个领域,单就后者而言,可谓急迫。目前,业界关于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式的唯一共识仅仅是环肺静脉电隔离,而在其它各种线性消融、复杂碎裂电位消融、转子消融、神经节丛消融等方面则尚未达成统一。目前认为,持续性房颤的主要电生理机制包括触发和维持两个方面。对于心房肌没有明显的病理性改变者,其触发灶多与肺静脉有关,而维持基质多与生理性解剖屏障有关。诸多研究证实,前者与房颤的触发有关,而后者与房颤的维持密切相关。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扩大化的消融策略,即“3C4L”消融策略,其中“3C”分别指上腔静脉和双侧肺静脉,“4L”分别指二尖瓣峡部线、三尖瓣峡部线、左房顶部线、左房后壁底部线(后两者共同构成左房后壁线),并探讨其对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目的分析比较“3C4L”与“2C3L”射频消融策略在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成功率、复发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探讨“3C4L”射频消融策略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且诊断为持续性房颤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C4L”组(n=51)和“2 C3L”组(n=49)。“3C4L”组的患者术中先后行环肺静脉隔离、左房后壁Box隔离和二尖瓣峡部心内膜消融,若房颤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则行电转复,随后验证各消融径线是否完全阻滞,必要时行包括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消融在内的补充消融,最后,行三尖瓣峡部和上腔静脉的电隔离并验证是否达到阻滞。“2C3 L”组的患者首先进行环肺静脉隔离,随后行左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和三尖瓣峡部线的消融,消融或电转复为窦性心律后,验证上述消融径线是否完全阻滞,必要时进行补点消融。主要终点事件是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后12个月,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免于发生持续时间≥30 s的房性心动过速。结果1.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房颤持续时间、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CHA2DS2-VASc积分、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前后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分析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在中位随访时间为16(14,16)个月的随访过程中,“3C4L”组患者在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2C3L”组(HR 0.354;95%CI 0.140-0.892;P=0.036)。术后复发的患者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接受再次射频消治疗后,“3C4L”组房颤的复发率显著低于“2C3L”组(HR0.276,95%CI 0.093-0.819,P=0.035)。3.在手术相关指标中,“3C4L”组总手术时间(172.06±39.33 vs.156.10±36.37min,P=0.038)、二尖瓣峡部消融时间[15(11,18)vs.11(8.5,14)min,P<0.01]、X线曝光时间[7.9(7.0,9.0)vs.2.6(2.2,3.03)min,P<0.001]均显著长于“2C3L”组。“3C4L”组盐水灌注量(1197.43±184.47 vs.1072.33±57.42ml,P<0.001)显著高于“2C3L”组。“3C4L”组二尖瓣峡部阻滞率显著高于“2C3L”组[44(86.27%)vs.29(59.18%),P=0.002]。4.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3C4L”组患者术后心房僵硬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2C3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80%)vs.1(2.04%),P=0.205]。“2C3L”组有2例患者发生心包填塞,“3C4L”组无患者发生心包填塞。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热、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心衰、卒中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相比“2C3L”射频消融策略,“3C4L”射频消融策略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2.相比“2C3L”射频消融策略,“3C4L”射频消融策略显著延长手术时间,但能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1年房性心动过速的复发率。
其他文献
传统方法利用发波水槽装置演示水波的干涉现象,对于机械波干涉现象的演示较为单一,仅演示了横波的干涉衍射现象.本文利用纹影法将原本难以理解的纵波干涉现象直观可视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突破了教材中没有声波干涉演示实验的局限性,丰富了教材上对声波干涉现象的实例展示.该实验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提升学生对波的干涉衍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期刊
研究背景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属于内源性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的一种,同线性RNA相比,circRNA缺少5’端帽子结构和3’端多聚A尾,而是具有共价闭合环状结构,这种结构使RNA外切酶对其影响极小,因此circRNA相较于普通RNA更加稳定。在人类不同系统的疾病,特别是在癌症当中都可以见到circRNA的身影。肝细胞癌(hepat
学位
目的本研究对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确诊后第3个月、第6个月的糖尿病心理痛苦(diabetes distress,DD)进行纵向调查:(1)探究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3个时间点DD的发生率及变化趋势;(2)分析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3个时间点DD的影响因素;(3)识别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D D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3月~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的首
学位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以冠状动脉CTA测算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derived from CT,CT-FFR)对于疑诊冠心病患者治疗决策的影响,以及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其对于预后预测价值。次要目的是探究CT-FFR是否可以精准筛选出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从而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效率。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
学位
背景与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侵袭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差异较大,完善的预后评估系统对实现精准分层和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AML的预后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AML细胞相关因素。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改变是最重要的AML细胞相关因素,也是目前AML危险度分层最主要的指标;AML患者初诊时的年龄、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全世界50%左右人群,在我国也比较普遍,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主要原因,并与不少胃肠道外疾病有密切关系。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将Hp列为Ⅰ类致癌原。国际国内共识均认为Hp导致的胃炎是感染性疾病,在无禁忌情况下建议
学位
目的:评价口服不同种类P2Y12受体拮抗剂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在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HPR)发生率、院内出血及缺血事件发生情况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
学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零售行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网络电商的发展,直播带货的风行,实体店租金、税费等经营方面的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线下实体零售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面临着不得不向“新零售”转型的抉择。对一个零售公司来说,其零售部目标管理水平反映了一个零售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战略规划方向,对零售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到零售部目标,首当其冲的就是其
学位
背景:代谢性炎症是一种低度慢性炎症,常由代谢功能紊乱、组织内代谢产物异常蓄积引发,参与包括肥胖症、2型糖尿病、脂肪肝、家族性高脂血症、痛风在内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表明循环中升高的游离脂肪酸,可激活NLRP3及NF-κB等炎症通路并促细胞合成分泌炎症因子,可能是导致代谢炎症的重要因素。然而针对循环中炎症因子的强化抗炎治疗,在预防代谢病相关的心血管事件方面未取得预期效果,提示代谢炎症与心血管疾
学位
背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指短时间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肾脏排泄功能急剧下降,最终引起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其特征是肌酐水平快速升高、尿量减少或二者兼有。AKI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不仅与住院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以及死亡率增加相关,还会增加心血管事件、慢性肾脏病及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风险。脓毒症是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从而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容易影响肾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