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金属配合物不仅具有小分子金属配合物的良好发光特性,而且还具有高聚物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聚合金属配合物应用于电致发光材料是近年来新兴且倍受关注的研究方向。到目前为止,合成能带窄,色纯度高和热稳定性好的聚合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是人们研究的焦点。为此,本论文在分析与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三苯胺、1,10-邻菲咯啉和4,4′-二(氯甲基)联苯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类新型的配体4,4′-双([1, 10]邻菲咯啉-[5, 6-d]咪唑-N-辛基-2-基)-三苯胺(BPIOT)和4,4’-双(1,10-邻菲罗啉-[5, 6-d]咪唑-2-基)-联苯(BPIBP)以及四种新的主链聚合金属配合物BPIOT-Cu(Ⅱ)、BPIOT-Zn(Ⅱ)、BPIBP-Cu (Ⅱ)、BPIBP-Zn (Ⅱ)。用相关分析测试手段对其组成与结构予以表征,并对其发光性能、发光机理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两种含氮配体BPIOT和BPIBP。配体BPIOT以三苯胺作为空穴传输基团,以1,10-邻菲咯啉作为电子传输基团,形成受体-给体-受体的单元结构,此结构具有分子内的能量转移特性,在改善发光纯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配体BPIBP由1,10-邻菲咯啉单元和联苯单元组成,联苯单元的引入因加强了配体的π-共轭结构和刚性而能改善载流子的传输特性。分别用红外、核磁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两种新合成的配体进行了表征。2、配体BPIOT与Zn2+、Cu2+进行络合反应,合成了两种新的聚合配合物,分别用红外、核磁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两种新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荧光发射光谱显示:聚合金属配合物在液相时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489和477 nm;在固相时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548和547 nm处。该类聚合配合物在液相中发射蓝/绿光,在固相中发射纯绿光,具有较高的色纯度。热分析结果显示该类聚合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质。3、配体BPIBP与Zn2+、Cu2+进行络合反应,合成了两种新的聚合配合物,分别用红外、核磁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两种新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荧光发射光谱显示:聚合金属配合物在液相时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453和452 nm;在固相时的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527和536 nm。该类聚合配合物在液相中发射蓝光,在固相中发射蓝/绿光。同时比较了不同金属的聚合配合物的发光差异,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热分析结果显示该类聚合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