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极化”影响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e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规模总量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劳动力就业水平不断提升。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越来越呈现高端化、集聚化和创新化等特征,再则我国产业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国际贸易环境不断恶化,资源与环境的日益紧张等,这些都使得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同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也会促使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发生着根本性变革,如"用工荒"、"大学生就业难"、"人口红利消失"等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以及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对劳动力就业要求也发生着很大变化。面对这些矛盾,中共十七大和十八大都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写入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以期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性调整,使我国经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劳动力"极化"现象(或就业"极化"),即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份额不断增加而中技能劳动者就业份额出现不断降低的趋势,这种现象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劳动力"极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二是国际贸易和外包;三是产业结构升级。那么,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劳动力市场是否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即产业结构升级是否也会引致劳动力"极化"现象,这是本文所研究的出发点也是重点。因此,本文利用2001-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引致劳动力"极化"现象,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了劳动力"极化"现象的产生,并且还存在区域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呈现高技能偏向型,中部地区出现劳动力"极化"现象而西部地区则是非技能型特点。另外,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都使劳动力市场呈现高技能偏向型的特点,并且后文会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结合上述研究结果,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及充分发挥劳动力异质性作用,本文建议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运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
其他文献
德国一向注重法治,联邦及各州为成人继续教育颁布了相关的法令上百部。这些有关教育及继续教育的法律和法规涵盖了所有的职业、技能和社会生活领域,并对德国的成人继续教育作了
本文通过详细考证,指出艺术史经典《世界艺术史》一书对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的代表作《两位弗里达》中的服饰解释有误,并进一步探讨了特瓦纳服饰对于弗里达的多重意义,着重分
目的探讨清脑舒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4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不同的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87例,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与观察组(87例,阿托伐他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量季节变化规律,为医院医疗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用季节指数法分析门诊量变化情况。结果医院门诊以及不同科室门诊诊次均存在呈季节性的变动规律。结论应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设计专业中传统纹样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传承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装饰的形式感和色彩的基础上,融入"三大构成"中现代设计美学法则的理念及设计方法。将现代
介绍了国外主要的车用油OEM规格和认证方法,对中国合资厂OEM的用油情况也作了介绍,提出了发展适合中国市场需要的OEM油的建议。
<正> (一) 《老子》书中的“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我们理解《老子》的思想有着决定的意义,所以前人论究《老子》,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点上。随着对“无”的理解的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处方用药规律。方法:在收集处方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构建数据库,进而应用统计报表功能和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开展研究,分析处方中单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