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是最重要的原因,但相关研究表明,农业面源污染也是造成水体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张松村和万顷沙十五涌农田水体为典型代表,对珠江河口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进行研究。根据实地调查,定点监测了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两个研究区农田水体及附近各水体中氮、磷及CODcr含量,分析了该区域水体水质污染状况,探讨分析各个监测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研究区水体水质的主导因子,提出了相关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控制措施。其中得到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周围均无工业区,受农田排水和农户生活污水的影响,张松村水体中氮、磷及CODcr的含量普遍偏高,基本低于Ⅳ类水,污染较为严重。万顷沙十五涌农田水体只受农田排水的影响,除总氮及CODcr外,其它水质指标平均含量相对较低。不同时期,两个研究区氮、磷及CODcr的平均含量大小为:农田水体﹥河涌﹥珠江河道。2.研究区农田水体氮、磷及CODcr含量的时间分布规律为:丰水期﹥枯水期。其空间分布规律为:不同时期,沿着排水水流方向,张松村农田水体中总磷及CODcr的平均含量总体上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而氮素的含量变化不是很有规律。不同时期,沿着排水水流方向,万顷沙十五涌农田水体中氮素(除了硝酸盐氮外)、总磷及CODcr的平均含量总体上有逐渐减小的趋势。3.相关性分析表明,在雨季和旱季,张松村农田水体中总氮与氨氮、总磷、CODcr、盐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与硝酸盐氮无显著性相关,说明硝酸盐氮可能直接来源于农田化肥的流失而不是来自有机氮的转化。万顷沙旱季农田水体中的总氮与氨氮、硝酸盐氮呈显著性正相关,说明这三种形态氮间的转化较为完全。4.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张松村农田水体水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氨氮,而影响万顷沙十五涌农田水体水质的主要因素是CODcr和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