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与犯罪防控渗透策略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_dra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的研究是将犯罪现象中两个相互作用的部分,即社会受容体与社会作用力进行细致分析,了解犯罪成因的深层社会机理。犯罪的控制在于两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即会诱发犯罪失控。解决当前犯罪控制不力应该从平衡体系着手,纠正受容体与作用力两大系统中不利于体系平衡的因子。当前犯罪控制不力是由于媒体形成的不良舆论氛围、公众容忍心理失衡、警务人员自身不适当行为激起社会抵触情绪等社会受容体与作用力失衡引起。要成功有效的控制犯罪,孤立的或片面的采取某一方面的措施都是不行的,而应该采取全方位的“渗透策略”。本文除引言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动因论,旨在构建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的理论框架,在第一节阐明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的基本观点,将影响犯罪的动因要素归纳为两大体系:社会受容体与社会作用力。在社会受容体中研究犯罪人意识、公众容忍度、媒体态度、公众配合意识等意识体,在社会作用力中研究专门机关行为和公众排斥犯罪行为。本部分第二节逐一对各个动因要素进行描述,其中包括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中比较新颖的亮点:犯罪人意识的研究进路、公众容忍度的数值量化、媒体态度的导向模式、社区警务防控体系的一项群众调查、非传统安全威胁下的警务模式等。第二部分是失衡论,在第一节阐明犯罪社会动因相互平衡、相互作用的哲学基础,在第二节着重分析各个动因失衡的原因,以及各个动因相互影响、联系的关系,包括媒体态度失衡的五个命题、公众容忍度失衡的两个极端表现、专门机关防控活动的邻里困境和盲区困境、类似“钓鱼事件”的执法不当诱发公信危机等等,最后得出造成犯罪失控或者犯罪防控不力的成因在于各个动因失衡而引起的犯罪平衡体系整体失衡。第三部分是渗透论,是整个犯罪社会动因平衡机制应用于犯罪防控策略制定的方法论部分。本部分设计了“犯罪失衡成因层级图”与“动因作用比例图”,提供了一个分析犯罪失控成因与制定针对性渗透策略的方法步骤。并试举一例说明犯罪防控的渗透思维如何运用。
其他文献
贝多芬早年精力充沛,一方面他学习海顿、莫扎特等古典大师的写作精髓,另一方面他潜心创作有着自己风格的作品,表现出很强的探索意识。有着"小悲怆奏鸣曲"之称的《第五钢琴奏
2017年5月13~14日,由北京农科博研农业技术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济源市农牧局联合主办,济源市荣泰电光源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农业光生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苏南经济开发区外来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给政府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适应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语文教学论著也都涉及这一领域的问题。可见 ,课堂提问大有心理学的探讨价值。一、课堂
白鹿路88号  18岁那年生日,陈小枣送了我一条粉红色连衣裙,蕾丝花边,裙摆及膝,很漂亮。裙子322元,是他半个学期的零花钱。不过,我没有收到那条裙子,因为我给了他一个错误的地址:白鹿路88号。那不是我家。  我住在城东边的老房子里,和他家只有一条巷子的距离,站在门口就可以看见他房间亮起的橘黄色灯光。我曾向他建议换一盏不伤眼睛的荧光护眼灯,可陈小枣不依,他笑嘻嘻地说:“我就喜欢橘黄色。”我喜欢陈小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是中学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而提问心理学的运用能使这一方法更为完善.
本文介绍了土石方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原理、应用条件,通过实例介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土石方测量中的应用过程,通过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得出土石方量。让我们在今后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论文基于犯罪是社会偏差行为,是社会化过程的缺陷或障碍导致的。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因此,本文着重对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功能因素进行研究。研究采有滚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