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领域犯罪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涉众型的经济犯罪案件数量更是呈几何式增长。随着罪刑法定、程序公正等法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障,然而公安司法机关在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中,片面强调定罪量刑的公正性,对相关主体的财产权利保护不足,立法层面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司法实践中忽视涉案财物相关主体的财产权利屡见不鲜。“尊重与保障人权”早已写入我国宪法,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其内容多为原则性规定,如何实现权利从应然走向实然层面,作为“小宪法”的刑事诉讼法又如何保障落实涉众型经济犯罪涉案财物相关主体权利,将极大的影响着相关权利主体的权利能否实现,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涉众型经济犯罪涉案财物相关主体的权利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完善的措施。第一部分是概述,具体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涉案财物、涉众型经济犯罪涉案财物相关主体和涉众型经济犯罪涉案财物相关主体权利的概念的内涵外延、特征、类型等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是涉众型经济犯罪中受追诉者涉案财物权利保障,由司法实践中受追诉人的合法财物被公安司法机关不当侵犯的案例引出问题,分析了公安机关违法查封、冻结受追诉者的合法财产原因,提出了相关保障受追诉者涉案财物权利的建议。第三部分是涉众型经济犯罪中被害人涉案财物权利保障,由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错误的将集资参与人认定为犯罪嫌疑人的案例,致使不当侵犯了集资参与人的合法财产权利,引出在涉众型经济犯罪中被害人身份认定复杂的难题,分析了导致被害人相关诉讼性权利和财产性权利保障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关保障被害人涉案财物权利的建议。第四部分是涉众型经济犯罪中案外人涉案财物权利保障。因为公安机关在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初期阶段对涉案财产的权属认定能力不足,不当地侵害了案外人的合法权利的案例引出案外人申诉、控告的,即便案例中案外人提出异议获得成功,但公安机关所作出的权属审查认定结果不具有终局性,案外人的财产权利难以获得有效保护,对此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关保障案外人涉案财物权利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