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RC2A对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临床意义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mm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肝癌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已成为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中,约90%的患者病理类型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尽管近年来在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极大进展,但由于HCC术后复发和转移率高,对放、化疗不敏感,靶向药物有效率低且易耐药,临床治疗依然面临重大挑战。因此,深入研究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探索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有效的治疗靶点,对提高肝癌患者的临床预后至关重要。众所周知,与机体其他器官相比而言,肝脏是典型的免疫耐受型器官。长期的肝脏慢性炎症也会进一步抑制免疫应答,并促进肝癌的发生。已有研究证实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典型特征之一是CD8+T细胞和NK细胞等多种抗肿瘤免疫细胞功能逐渐障碍或难以进入肿瘤中,从而导致免疫耐受。基于此,即使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抗PD-1/PD-L1和抗CTLA4治疗,临床效果也十分有限。因此,寻找参与肝癌免疫细胞调节的新靶点迫在眉睫。富含脯氨酸的卷曲蛋白2A(Prolinerichcoiled-coil 2A,PRRC2A)也被称为BAT2,位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Ⅲ区域内,与编码TNFα和TNFβ的基因相邻。已有研究证实PRRC2A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此外,也有文献报道PRRC2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ER阳性乳腺癌、肺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病相关。然而,其在肿瘤,尤其是肝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PRRC2A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PRRC2A在肝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免疫浸润和免疫治疗的关系。方法1.利用TCGA、Oncomine、GEO、CPTAC等公共数据库中的肝癌表达谱数据明确PRRC2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后价值;探究PRRC2A在肝癌中的诊断意义;2.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在肝癌组织芯片队列中证实肝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RRC2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RRC2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后价值;3.利用q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肝癌细胞中PRRC2A的表达水平及亚细胞定位;选取PRRC2A相对高表达的肝癌细胞系,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敲减PRRC2A,并通过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探究其在肝癌中的生物学功能;4.利用ESTIMATE、ssGSEA、TIDE算法以及免疫表型评分和公共免疫治疗队列评价PRRC2A与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治疗的相关性。结果1.公共数据库分析结果提示PRRC2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PRRC2A高表达同高TNM分期、高分化等级以及高甲胎蛋白水平相关,与血管侵袭无关。PRRC2A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明显短于低表达组患者。同时,PRRC2A高表达及高TNM分期均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PRRC2A对肝癌具有良好的诊断意义。2.PRRC2A在肝癌细胞及组织中均明显高表达,且PRRC2A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在肝癌细胞中敲低PRRC2A可显著抑制其恶性生物学行为。3.PRRC2A表达与多种抗肿瘤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与T细胞耗竭标志物呈正相关,提示PRRC2A可能参与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PRRC2A高表达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效果更差。结论1.PRRC2A在肝癌中显著高表达,发挥促癌基因的作用,可能是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2.PRRC2A参与肝癌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可能是肝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从中国卫生体系角度对恩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医疗卫生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1)模型参数的选择:临床参数来自EMPEROR-Reduced研究,先计算出HFrEF患者各健康状态的事件发生率,后根据药物经济学公式换算为状态间月转移概率。成本只考虑直接医疗成本,包括每月恩格列净费用、每月标准治疗费用以及因
学位
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大量研究表明,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风险显著增加。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上发生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主要临床特征为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容易引起骨折。DOP病理生理机制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明确,考虑与高血糖状
学位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患者易患栓塞性中风的风险增加,死亡率高于窦性心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是指没有机械假体心脏瓣膜或通常由风心病引起得中度至重度二尖瓣狭窄的心房颤动,它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6倍。目前指南提出对于存
学位
目的分析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血液学及骨髓病理学特征,研究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中的相关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探讨JAK2基因突变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伴发骨髓纤维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86例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其中PV99例,PMF65例,ET222例,应
学位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聚焦“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研究认为:我国中小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应坚守课堂主要阵地,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夯实课后体育服务,满足学生多样需求;深化体育教育融合,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我国中小学体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点:资源配备不足,降低了体育课堂教学提升身心健康能力;社会力量匮乏,导致了体育课后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不高;体系衔接不畅,限制了协同育人的有效保障。为促
期刊
目的本研究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伴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出现左心室逆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verse remodeling,LVRR)的预测因素,同时探讨预测因素对
学位
背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主要的病理类型(占比80%以上)。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主的免疫疗法开启了 NSCLC治疗的新篇章,其中,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 1(programmed death
学位
目的分析经EGFR-TKI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免疫治疗的疗效,以识别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人群,为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组织病理确诊为EGFR敏感突变的ⅢB期~ⅣB期经EGFR-TKI治疗进展后接受免疫治疗的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EC
学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孕妇与健康孕妇妊娠结局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T1DM孕妇孕期血糖状况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T1DM合并妊娠患者42例作为T1DM组,以相同年龄为匹配原则,按照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同期住
学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全面发展。小学美术在促进学生艺术素养提高、拓展知识视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有效的趣味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