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四川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心ICU医务人员对ABCDEF集束化策略的知识和态度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2.了解四川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心ICU开展ABCDEF集束化策略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其实施的相关因素。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在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ICU医务人员知识与态度问卷、ICU实践问卷和实施影响因素问卷三个部分,知识与态度问卷、实施影响因素问卷由ICU全体医务人员填写;实践问卷由ICU护士长指派1名参与调查的护理组长填写。在四川省4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范围内,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中心ICU及其医务人员,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统计学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共获取40家医院及其医务人员问卷469份,其中医务人员实际有效问卷433份。1.ICU医务人员ABCDEF集束化策略知识得分10.50±4.62分(总分21分)。正确率最低的三个元素为:元素A-疼痛的评估、预防和管理(30.6%)、元素B-自发觉醒试验和自主呼吸试验结合(47.7%)、元素C-镇痛镇静剂的选择(38.5%)。2.ICU医务人员ABCDEF集束化策略态度得分35.55±3.76分(总分50分)。得分最低的三个方面为:ICUABCDEF集束化策略的人力资源负担(1.96±0.89)、难度大(2.15±0.87)和发生不良事件(2.17±0.8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知识得分与年龄、ICU工作年限、岗位、学历、职称、用工形式、是否为ICU专科护士、是否培训八个因素有关(P<0.01);态度得分与年龄、岗位、职称、是否培训四个因素有关(P<0.01或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岗位、学历、是否培训是影响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岗位、是否培训是影响态度得分的主要因素。4.具体的临床实践现状:①仅有2.5%的ICU“总是”每日进行多学科查房。②在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无法与有法正常交流),“总是”使用比例最高的疼痛评估工具均为CPOT,BPS的“从不”使用率最高。③“总是”和“经常”每日实施SAT和SBT的ICU占80.0%,但仅有10.0%的ICU“总是”以标准化流程来实施。④“总是”使用比例从高到低的镇静评估工具依次是RASS评分(52.5%)、Ramsay评分(22.5%)和SAS评分(10.0%)。“总是”和“经常”选用的镇痛镇静药主要集中在舒芬太尼、丙泊酚、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定。⑤“总是”使用CAM-ICU和ICDSC评估表的ICU分别占35.0%和12.5%。右美托咪定是ICU防治谵妄的主要药物。防治谵妄的非药物措施,除早期活动外,在≥85.0%的ICU“总是”和“经常”被采用。⑥“总是”和“经常”在每日查房时评估患者活动能力的ICU占82.5%,但42.5%的ICU从来没有呼吸治疗师参与患者的早期活动。⑦“总是”实施家属预约探视的ICU仅有12.5%,55.0%的ICU从来不允许家属参与医护人员的查房,“总是”进行家属参与患者早期活动的ICU仅有7.5%,没有一家医院“总是”进行ICU日志的记录。5.影响ICU ABCDEF集束化策略实施的因素,占比最高:①患者和家属方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67.0%);②医务人员方面:对该策略的知识不足(64.2%);③策略本身方面:潜在的人力、物力、时间资源负担(88.2%);④ICU环境方面:多学科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不足(50.8%)。6.开放性问题“影响ICU ABCDEF集束化策略实施的最大障碍”最主要的两个答案是:人力资源不足(36.0%)、知识缺乏,无系统培训(32.6%)。结论:1.ICU医务人员对ABCDEF集束化策略相关循证知识掌握尚不足,岗位、学历、是否培训是影响其得分的主要因素;医务人员对该集束化策略较为认同,但对其潜在的人力资源负担、难度大和不良事件等问题表示担忧,其中岗位、是否培训为影响态度的主要因素。2.ICU多学科团队的建立现状不佳,普遍缺乏其他专业的医务人员,多学科团队的交流与合作现状较不乐观,有待进一步改善。3.ABCDEF集束化策略中的各元素在ICU中的实践现状参差不齐,尤其在各类评估工具的使用、以标准流程实施SAT和SBT、多学科参与的早期活动、家属参与和赋权等方面的实施情况不甚理想。4.影响ICUABCDEF集束化策略实施的最主要因素:患者及家属方面为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临床医务人员方面为对该策略的知识不足;策略自身方面为潜在的人力、物力、时间资源负担;ICU环境方面为多学科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不足。5.医务人员认为目前影响ICUABCDEF集束化策略实施的最大障碍是人力资源不足与知识缺乏、无系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