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丝素的溶解再生及其丝蛋白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aochu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柞蚕丝素蛋白(ASF)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缓慢的降解能力,而且携带哺乳动物细胞的整合素受体RGD三肽序列,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方面拥有广泛的潜力。然而,一方面,柞蚕丝素溶解比较困难,再生的ASF材料力学性能较差,其溶解、再生以及材料的力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将ASF与不同材料的共混,能够调控其结构与性能,拓展其作为生物材料的应用。
  本文首先研究了在硝酸钙体系下,不同溶解条件对ASF的分子量和丝素膜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获得高分子量的ASF,以增强ASF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柞蚕丝素纤维的溶解与其溶解的温度和时间密切相关。温度过低,溶解的能力有限,低于90℃时柞蚕丝素纤维难以溶解;温度越高,溶解时间越长,对柞蚕丝素的破坏越大,所得再生丝素蛋白分子量也越小。进一步,以不同溶解方法获得的ASF制备丝素膜,研究了溶解条件对丝素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温度为90℃下溶解4h时,丝素膜的力学性能最佳,干态和湿态下的平均断裂强度分别为28.1±2.4MPa,2.2±0.3MPa。在本文中,柞蚕丝素纤维的最佳溶解条件为90℃下溶解4h。
  其次,研究了柞蚕丝素蛋白/家蚕丝素蛋白(BSF)共混丝素蛋白溶液的凝胶化行为。研究结果发现ASF凝胶快,5%浓度的ASF在37℃下,33min左右就能完全凝胶化。但是,ASF水凝胶力学性能差,在浓度低于5%时均无法形成凝胶,而且凝胶在冻干后易碎,难以保持完整形态。家蚕丝素蛋白凝胶十分缓慢,5%浓度的BSF在37℃下,要7天左右才能完全凝胶化。凝胶动力学测试表明,ASF/BSF共混溶液的凝胶化速率可以通过调节共混比例来进行调控。随着ASF的含量逐渐增加,凝胶速率逐渐加快,而随着BSF含量的增加,其凝胶的力学性能增加。
  再次,研究了ASF/BSF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比例ASF/BSF共混膜结构主要以无规卷曲为主,并存在少量β-折叠结构,经乙醇处理后,β-折叠为主要分子构象。在力学性能上,ASF/BSF共混膜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性能随着BSF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研究了ASF膜、BSF膜以及共混膜的酶降解行为。研究发现,ASF膜在PBS溶液中溶失更大,酶降解速率更快。在降解21天后,ASF膜的降解剩余率仅为46.4%,而BSF膜降解剩余率为77.0%,50ASF/50BSF的降解剩余率为62.3%。通过调节ASF和BSF的共混比,能够调节共混丝素膜的降解速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ASF和BSF的共混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控丝素蛋白膜的力学性能和降解速率。
  最后,初步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对ASF/BSF共混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GO的加入对共混膜的分子构象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GO含量而过高和过低都会造成共混膜强度下降,会明显降低其强力和断裂伸长,这可能与GO对共混膜内丝素蛋白分子间作用力和结晶结构的影响以及氧化石墨烯与柞蚕丝素可能存在相分离有关,其作用机理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溶解条件对ASF的分子量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优化溶解条件可以提高ASF的分子量,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通过调节ASF和BSF的共混比例,可以有效调节丝素蛋白的凝胶化速率以及丝素膜的降解速率和力学性能,从而为调控丝素蛋白生物材料的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而GO的加入对ASF/BSF共混膜的分子构象没有明显的影响,但GO的含量对共混膜力学性能具有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该课题对利用氧化亚铁硫秆菌脱除工业酸性废气中的HS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该论文完善了氧化亚铁硫秆菌的培养方法,对本研究室保藏的氧化亚铁硫秆菌进行了分离复壮;对菌体进行了适宜的固定化,并对固定化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 为Fe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对固定床反应器进行了分析;对HS的吸收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1.对氧化亚铁硫秆菌进行了分离复壮,建立了生长动力学模型,并对其微观形态进行了染色观察,
学位
在诸多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中,由于TiO2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光催化效率高,成本低、无毒等优点。天然非金属矿物是理想的TiO2载体,采用特定技术可以使TiO2固定在矿物表面,形成纳米晶体膜。矿物基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具有光催化性能稳定持久、可反复利用等优异特性,在环境工程、绿色生态建材领域显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高岭石为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高岭石基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重点研究了金属离子掺杂和
余家坪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中东部,隶属延长集团公司子长采油厂。随着近年来可开发的新区块逐年减少,而老区块好的油层开采程度相对较高,剩下的是一些物性相对较差,砂体厚度较薄的油层。为了延长开采年限及长期稳产的需要,开发好这些较差、较薄的非主力油层,余家坪区长2地层沉积相和差薄油层的储层评价被提上了议程。  本次研究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已有勘探资料的基础上,以沉积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综合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