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以外的声音——梁遇春小品文翻译副文本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s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界对梁译小品文的研究很少,对梁译小品文中的副文本研究少之更少。副文本是法国文论家热奈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概念,他认为副文本是围绕在正文边缘的一些辅助性材料,为正文营造出变化的氛围,是读者进入正文的门槛。本文借助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把握梁遇春的小品文翻译。  论文主要有四大章节:  绪论,简要概括热奈特的副文本理论,梳理有关梁译小品文的文献资料,指出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出,提出研究的问题及研究构想。  第一章 梁遇春小品文翻译中的副文本。按照热奈特对副文本的二级分法——内副文本和外副文本,我们将出版商、序言、注释归入内副文本,将书评、书信和小品文创作归入外副文本。结合各副文本要素的具体内容,分别对它们进行系统地梳理。  第二章 副文本的翻译学价值。梁译小品文,正文直译,副文本为其提供阐释说明。但对于译文来说,各副文本要素各有不同的价值层级。文本内,封面图像对译文做出抽象概括,序言预先处理译文一般性的细节,注释随文处理译文具体化的细节。文本外,书评书信和个别小品文创作对译文形成跨文本的阐释。书评继续介绍评价作家作品、小品文文体,书信为译文营造历史现场,小品文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模仿化用译文。其次,副文本是译者现身的平台,它们记录了译者对于翻译的认识。这些内容对于我们把握梁遇春的翻译思想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第三章 副文本的审美价值。梁译副文本其本身的写作是倾注了梁遇春的才华和心血的。总体看来,梁译副文本都呈现出絮语笔调,并显示出对个性主题的追求。其此,梁遇春的注释方式具有中国古代评点文学的传统,梁遇春化身评点者对译文作出文内文外的评点。第三,在梁遇春的封面图像、序言、注释、书评中,梁遇春对小品文的定义、种类、风格、题材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它们无疑有助于小品文的理论建构。由此,副文本在其工具性之外,是有自身的审美品格的。  第四章 副文本的文化价值。首先,梁译小品文中的出版商副文本要素,它们对我们置身的社会日常文化形成多方面的控制,进而影响域外文化传播及本土化的进度、范围和效果。其次,副文本中的序言、注释、书评、书信、小品文创作,它们在对域外文化的输入、比较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了异质文化间的整合能力,为真正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准备。这些文化价值是副文本创造出来的,同时它们也服务于整个翻译文化价值的实现。  结语,对论文写作进行总结回顾,指出论文研究收获的启示和新发现,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尽管诗歌主要功能是抒情,但是在古往今来的诗歌作品中我们也发现了一条隐秘的线索即叙事与诗歌存在着十分密
目前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力度较为低下,现阶段我国电气工程领域中的重点研究方向是电气设备监控挂历及自动化运行领域当中,虽然这些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促使
情境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让其从这种思维中获取知识、开发智力以及培养能力,情境教学以教育和心理学为基本原理,建立一种以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为依据的师生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