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国范围内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事纠纷不断涌现出来,各地基层法院每年受理的民事案件数量激增。纵览近十年来国内有关基层法官的媒体报道和学术论文不难发现,中国基层法官的生存现状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压力大”。几乎每位基层法官威严庄重的背后,都是每天工作过量、精神和身体状况都欠佳的现实。基层法官已然陷入一种“调解受委屈,判决有风险”的调判两难困境。如何保障法官审判权的独立行使,改善中国基层法官压力过重的现状,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通过几个月来对小市县人民法院各庭各位基层法官的观察与访谈,我积累并整理出了一系列能够反映最真实的基层法官生存现状的材料,并从中分析出造成法官压力大的几点主要原因:第一,日常工作中“重调解轻判决”致使法官的社会角色错位;第二,来自上级法院的考核数据指标任务过重,法官不敢轻易下判决。无论是法院调审制度设置的不合理,还是司法监督系统的不恰当,基层法官的压力一言以蔽之即是法官的审判权无法独立行使。作为司法独立在实践中的体现,审判权的独立如果受到影响,何谈通过法律来维护正义。法官的审判权不应该被弱化,相反应该在独立性上得到保障。因此,在对基层法官的压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旨在通过建立基层法院的调审分离制度、改革法官考核制度等几个方面来为基层法官“减压”,把审判权完整地还给法官。目前学界对于基层法官的研究或是采用起始视角就比较高的理论分析,或是对实际工作中具体操作的建议,总体来看缺乏一种对基层法官生存现状的深入描写和细致观察,从而难以发现基层法官所面临的基层司法困境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因此我采用了一种“叙事不妨细致,但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的“深描”的叙事方法,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基层法官的生存现状,分析了压力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减压的理论建议。希望这种法社会学和法人类学的研究方式,能够为中国法院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证双方面的参考。